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5-14 17:08陈红娜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知表面算法

陈红娜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为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有关核心素养的教学。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一、自主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兴趣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动力持久,关键还要掌握有效地参与方法,在课堂中尽量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进行数据收集,提高分析数据能力和处理数据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巨大动力,是认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欧美数学家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学习新知识时,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知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在感知物体的表面的大小时,学生操作体验。在我们身边的物体找一找,比如黑板、屏幕、课桌、笔盒、书本,它们的表面在哪里?摸一摸课桌的表面,书本的表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黑板的表面与屏幕的表面比较;课桌的表面与书本的表面;这两片叶子的表面比较,谁大?谁小?再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手,把手掌重叠在一起,谁的手掌大?谁的手掌小?通过他们比较的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有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的搭配问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配一配,看看这些衣服可以搭配出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样在操作体验中,探究新知,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理解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基础。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必须从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入手,算理一般由数学概念、运算规律、运算性质等构成,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应结合在一起。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小数加法时,例题是小丽买了两本书,一本是6.45元,另一本是4.29元,一共花了多少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呢?结合例题,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元与元、角与角、分与分分别相加,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明白计算是一定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由于数学计算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因此多数情况下,在计算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计算结果的正确,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要性。致使学生也把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很难提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算法。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要求算出92÷30,可以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算理,拿出92根小棒,30根为一捆,可以捆了3捆,还剩2根,这时问学生,剩下的2根还可以捆一捆吗?不能,2就是余数。再利用多课件播放直观图过程。这样,在让学生经历充分的操作、直观图理解算理后,学生就可以用语言描述过程,就会逐步掌握算法,得商是3,余数是2。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新知、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组织练习活动时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在拓展练习做到练中求“活”。要求学生设计一张24平方厘米大小的长方形书签,长、宽分别应该是多少厘米?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让每个学生人人都学会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周长》,让学生摸一摸数学课本的一周和课桌的一周来感悟新知,并能指出自己身边的物体的周长,课后自己选择一張最喜欢的照片设计一个精美的相框,把周长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解决了实际问题,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应用性、工具性特点,同时也巩固所学的知识,实践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着重强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运用“探究、说理、实践”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合作、勇于创新各方面的能力。

今后,还要不断探究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新知表面算法
太阳表面平静吗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表面与背后
3.《黑洞表面》(英/美)等
神回复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