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本色

2018-05-14 14:39谢云冲
党政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仆家书办事

谢云冲

近日,再次翻起《红色家书》,感触多了许多,尤其被早期革命志士的高尚品格折服。深感今日干部必须向早期革命志士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摒弃一切特权思想,全面回归公仆本色。

摒弃一切特权思想,就要摒弃求官位、谋名利、搞腐败。国家干部从事的工作,从本质来讲,是社会职业三百六十行中的普通一行;从特殊性来讲,是执掌权力、服务群众而有别于其他的工作。因此,作为公职人员,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服务人民是岗位责任所在、敬业精神所在。而一味谋求官位、追求名声、贪图利益、擅权腐败,则是从骨子里认为自己身份地位特殊、成绩贡献特殊、权力私人所有,应该得到更高的官位、更好的名声、更广的财富、更多的实惠。读读《红色家书》,怎能不在建功初心前反躬自省?张太雷在1921年1月致妻子的信中写道:“我

先前也有做官发财的心念,所以我想等明年去考高等文官考试;但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做了官,发了财,难保我的道德不坏。”何叔衡在1929年2月3日致义子的信中写道:“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邓恩铭在1924年5月8日致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恨的是名与利。”对比这些革命志士,我们哪好意思去贪图这、贪图那呢?唯有尽心竭力为民办事而已!

摒弃一切特权思想,就要摒弃走过场、要享受、乱用权。工作走过场、生活要享受、用权会任性,这是当前不少干部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办事时走形式、玩套路、踢皮球,说话时摆脸色、打官腔、显威风,生活上住好房、要好车、争福利,用权上做交易、搞变通、乱作为,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因骨子里自认为身份特殊,把自己看成是有权享受轻松愉悦、有权让人恭敬畏惧、有权能够生杀予夺、地位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读读《红色家书》,怎能不在优良作风前自惭形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这是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致表兄文运昌的信中所言。“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这是1937年12月3日左权在致母亲的信中所言。革命志士作为军队领导人,尚且要求人人平等、不要薪水、不要铜板,吃草就行,而现今有的蝇官微吏却办事颐指气使、完事要这要那,小小“官二代”就敢“我爸是李刚”,小小村书记就敢贪占几千万!

摒弃一切特权思想,就要摒弃打招呼、找关系、要照顾。当今社会,处事打招呼、办事找关系、遇事要照顾在不少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民间常传的“不找法律找熟人”“不讲规定讲人情”“不排长队走捷径”“不走前门走后门”即是对此类行径的生動概括。以至于不少群众长叹“天道公理何在?”“法律规则何在?”“公平正义何在?”读读《红色家书》,怎能不在高尚人格前痛思过往?毛泽东在1937年11月27日致表兄文运昌的信中写道“请通知我乡下亲友……不要来此谋事,因为此处并无薪水”;在1949年10月9日致妻兄杨开智的信中写道“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刘少奇在1950年5月2日致姐姐刘绍懿的信中写道:

“你们以后应该劳动,自己作田,否则你们就没有饭吃……你们不要来我这里,因我不能养活你们。”作为国家的领导人,执掌着最高权力,拥有着最大便利,面对家人近亲提出的特殊照顾,不仅不照顾一分,反倒厉声批评,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党的干部,更须向革命志士看齐,将一切特权思想摒弃,全面回归公仆本质。

全面回归公仆本色,就要回归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民办事的崇高信念。作为政府干部,需扎扎实实为民办事,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之事;作为党的干部,需品质优良,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崇高使命。最关键的是要弄清“为了谁”的问题。聂荣臻在1922年6月3日致父母亲的信中坚定地回答:“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绝非一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陈毅在1951年4月16日致父亲的信中深情地道出:“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儿窃愿勿愧于此。”夏明翰在1928年3月致姐姐夏明玮等的信中坚定地表明心志:“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几位革命志士对家人的告白,为党的干部弄清“为了谁”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学习的标杆。

全面回归公仆本色,就要回归不搞特殊化、作为普通一员的角色定位。“公仆”二字,即表明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

母官”,因而必须尊重群众、回归群众,不搞特殊化,不要特殊待遇。前提就是要弄清楚“我是谁”的问题。董必武在1949年7月17日致侄子董良埙的信中讲道:“我们社会上有一种很陈腐的甚至很坏的旧观念就是鄙视劳动……必须纠正过来,我们应该以劳动生活为光荣,不劳动除了疾病老弱不胜者外,就不得食。”刘伯承在1950年1月29日致堂侄刘宽泰的信中讲道:“须知参加革命工作,用人是以德才资为标准,并不以私人关系的。谁犯了罪,即使是怎样有功的人,也不能马虎了事。”陈毅在1962年4月10日致哥哥陈孟熙的信中讲道:“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千万千万告诫家中人等。”几位革命志士对亲属的叮嘱,为党的干部弄清楚“我是谁”的问题提供了参照的样板。

全面回归公仆本色,就要回归为民务实清廉、为党分忧尽责的政治操守。回归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就是要深入基层调研实践,不摆架子不搞形式,一心为公不谋私利,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想办;回归为党分忧尽责的政治操守,就是要坚定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与一切不利于党的人和事作斗争。很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怎么做”的大问题。徐特立在1949年8月致女儿徐静涵的信中要求她:“你们如果需要我党录用,那么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力,以表示是共产主义者的亲属。”吴玉章在1952年致时任富顺县县长的侄子林宇的信中要求他“好好地执行政府法令,随时注意人民疾苦……以兄弟般的情谊对待人民,教育人民”。邓颖超在1954年1月24日致侄子周尔均的信中要求他:“你必须加强党性的锻炼,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断地为着党员的八条标准而奋斗,不要辜负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几位革命志士对家人的要求,为党的干部弄清“怎么做”的重要问题提供了学习的蓝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拿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勇气,坚决与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遏制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重读《红色家书》,重看革命志士的真情实感、理想信念、作风品质,触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作为党的干部,尤其是新时代党的干部,我们必须摒弃一切特权思想,全面回归公仆本色。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发改委)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公仆家书办事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一句话
家书( 连载一)
各自为政
明天有事
人小鬼大狄仁杰
靠制度来实现办事“不求人”
马路公仆赞
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