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

2018-05-14 15:00焦龙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焦龙

摘 要: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本文主要围绕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其中的主要应用材料,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此,混凝土浇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促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需要在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技术的管理。

2 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选择

2.1 水泥

在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水泥品种较多,根据其性能以及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特性水泥、(2)通用水泥、(3)专用水泥等。一般而言,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是通用水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对水泥的品种以及性能等进行了解,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水泥,使其能够与工程项目的操作方案一致【1】。此外,要尽可能使用散装水泥,以减少水泥的浪费。在水泥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防潮防水的处理,将一些结块的水泥进行及时的清理,然后将剩下的水泥送去检验,同时出场期超过三个月及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只有确定检验合格,才能够将这些水泥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对水泥存放之时,要存放在通风并且干燥的地方,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性能以及生产厂家等进行分类存放。

2.2 水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水是其中的重要物质,所以水的选择极其重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水的类型可以拌合不同类型混凝土,海水可以拌合混凝土,但不能拌合鋼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水的标准还有包括PH值、氯化物含量等指标。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一定要防止使用工业废水,或者使用工业污水。

2.3 骨料

混凝土的骨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粗骨料,另一种是细骨料,粒径大于4.75 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俗称石。常用的有碎石及卵石两种。碎石是天然岩石或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 mm的岩石颗粒。粒径4.75 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俗称砂。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掺加细骨料,要选择优质的江砂或者河砂;在混凝土工程中,要选择粗骨料,其含量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一般保持在39%~43%之间。

2.4 掺合物

掺合物主要为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在混凝土的制作中,通常都会对煤灰的使用量进行相应的要求,其含量不应该超过25%。在预防应急混凝土的工程中,对粉煤灰的含有量会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2.5 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包括种类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防冻剂等,外加剂的使用应进行掺配试验并符合国家规定。

3 混凝土质量保证的主要关键点

3.1 选择最佳的浇筑时机

要想确保浇筑的质量,就需要选择一个较为良好的施工环境,一般而言,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够进行混凝土浇筑,(1)大雨或者暴雨天气不宜浇筑,(2)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严重超标,而且在短时间之内,不能够降到规定的温度范围,(3)浇筑出现了凝固现象,而且凝固现象超出了要求的施工范围、(4)气温低于5摄氏度不能洒水养护、(5)冬季施工、高温期间施工需要注意相关的要求。

3.2 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要想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还需要对使用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督,要保证各材料的使用都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如,尽可能选择信誉度较好的混凝土公司,此外,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只有确定质量合格才能够用于施工之中。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水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在选择材料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粗细骨料,要确保浇筑按照相应的流程来操作。

4 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4.1 前期准备阶段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2)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4)要明确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 ;(5)要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熟悉浇筑的流程,对于新进员工,要实行岗前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接下来的施工之中;(6)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测,要制定应急方案,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4.2 施工阶段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浇筑技术进行分析与交流,要及时发现浇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继而加以解决。施工单位要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交底文件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对浇筑工程实施的重点进行确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入模倾倒进行控制,要注意控制吊斗口与地面的高度,防止混凝土在倒入过程中,对钢筋骨架以及模板造成巨大的冲击。(2)浇筑的时间要进行控制,间隔时间不能够过长,以防止混凝土浇筑面出现裂缝的现象。此外,浇筑间歇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分层浇筑时上一层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成(3)在浇筑过程中,振捣棒的操作需要科学合理,切忌出现漏振的情况。

4.3 验收阶段

在浇筑完毕之后,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根据国家建筑工程的相关标准来对其进行验收,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现场的测量,进而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促使工程的质量隐患得以消除。

5 结束语

综上,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技术要点的控制,要重视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配比等。此外,要在施工各个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要注意前期的准备工作,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进而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艳艳.解析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门窗,2017(2):79.

[2] 黄佑光.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203.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