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

2018-05-14 15:00付芝强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付芝强

摘 要:现代工程中由于在施工的内容上开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施工材料的选用上其范围也较为广泛,而一些施工中选用的材料或者施工工艺在雨水的作用下就会降低其在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或者直接导致建筑材料的失效,这也是在工程中产生损失的一个主要方向。在雨季的工程管理中探求解决的路径,是减少雨季对建筑工程造成的损失的一个重要解决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1 明确雨季施工的具体特点

每年从6到7月份,我国各地相继进入了雨季。雨季的到来,影响了户外的一些工程,如:建筑工程。雨季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合理的应对雨季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雨季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密切关注每天的气象,了解到当天实际降雨情况,根据降雨情况,合理安排工程。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明确雨季施工的特点,围绕着特点来进行施工。具体的特点,如下:突发性、突击性、连续性。众所周知,天气的变化是飘忽不定的,一会晴天,一会下雨,很多情况下,天气预报也无法预测出这多变的天气。为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抓住突发性这一特点,制定一些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突如其来的雨天给建筑工程带来的影响。突击性是指由于施工单位无法完全掌握天气的变化,因此当遇到天气较好时,应该明确分工,多完成一些工作。除此之外,夏季的降雨有时会呈现出连续性,这导致建筑工程有可能面临着长时间在雨里施工。

1.2 科学的安排施工进度

当雨季来临之前,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到雨季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夏季施工时,如果天气很好,此时,可以完成地基、缓凝土这些工作。相反,如果天气不好,如下雨,施工单位要重新规划施工人员的任务,即从室外转移到室内,完成吊装、打桩等工作。夏季的天气是变幻莫测的,所以,在雨季施工前期,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要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并在施工计划中指出特殊情况,如:下雨,这样做确保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完工。

1.3 注重建筑工程中的排水

随着雨季的到来,建筑工程的排水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雨水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建筑施工。因此,技术人员要处理好地基排水问题。相反,如果没有处理好地基排水问题,这势必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排水管道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确保雨水能顺利从施工场地排出,避免雨水淤积危及到地基。排水是雨季中不可或缺的,如果施工现场中的雨水都排不出去,这势必会影响到房屋的质量。所以,施工单位要注重排水工程,保证排水的畅通无阻,减少因雨水淤积而引发的事故。

1.4 硬化主干道路

雨季施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道路畅通自如,同时,还要保证道路的安全性。为此,在雨季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安排人员硬化主干道路。当然在下雨时,还要实时监测道路的实际情况。一旦遇到某处道路的路面不平整,此时,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道路施工的安全性。

2 雨季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土方和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在雨季开挖管沟或者是基槽时,必须要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借助适当放缓边坡的坡度和创设对应支撑的方式,且在施工期间要持续强化支撑和边坡检查工作的力度,保证开挖好的基槽与管沟都能设置性能较为良好的支撑。如果雨水来临时有正在开挖的管沟和基桩,需要放缓边坡的坡度,并辅以一定的支撑;如果工程的施工工期不紧张的话,可以选择停工一段时间。为了有效防止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出现倒塌的情况,施工人员可以再边坡上增加适量的钢钉和钢丝网片,喷上50mm的细石混凝土,或者是使用塑料布遮盖边坡。

(2)在雨季施工时,尽量缩小工作面,采用逐段分期施工的方法,当基坑挖到预定标高时,需要及时做好验收工作,并快速浇筑混凝土进行垫层,且为了预防基坑长时间受雨水浸泡,在开挖基坑时,需要在坑内做好集水井和排水沟。在进行地下室环节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要考虑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后的防浮工作。当雨季的降雨量相对较大时,施工队必须要停止土方工程和软土基坑的挖掘工作,且在施工现场堆积的土方,也必须要在雨季来临之前,全部搬离现场。此外,当基础工程的施工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立即开始基坑周边施工工作。当降雨停止时,现场监理人员需要对箱形基础的抗浮稳定性进行严格的验算,保证其稳定系数可以在1.2以上。

2.2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在涂刷混凝土模板的隔离层之前,要密切关注施工区域的天气预报,尽可能在将涂刷工作安排在天气相对干燥的一段时间内,防止出现雨水冲刷掉隔离层的情况。如果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降雨量过大,则必须要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的工作,并按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停止浇筑时的缝隙进行明确规定,用塑料布将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遮盖起来。在开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关注施工现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尽可能避开降雨期,如果必须要在雨季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则需要对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测定,以便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对用水量进行及时的调节。模板下方完成土层回调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夯实处理,土层的上方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垫板,当降雨完成结束后,则需要及时对土层的沉降情况进行检查,切记在降雨时不可以展开钢筋焊接或者是对接工作,且必要时可以在防雨棚内完成相应的施工工作。

2.3 吊装工程施工技术

在吊装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构件堆放位置的平整性、做好周边地区的排水工作,尽可能预防构件遭受雨水浸泡。在施工期间使用的塔式起重机基础和路基,都要在自然地面的15m以上,预防路基受到雨水的浸泡。因为降水会打湿吊车构件和绳索,导致绳索和构件之间摩擦系数降低,产生构件滑落等其他安全事故,应当尽量避免在雨天开展吊装作业。如果必须要在雨天施工,需要借助适当的方式提升绳索和构件表面的摩擦力,以此来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当需要暂停吊装施工时,塔吊操作人员需要让吊钩与塔身靠拢,吊钩上不可以悬挂任何的物体,以此来避免风力作用下,塔吊出现摇摆和倒塌等问题。

2.4 脚手架装卸技术

在雨季施工時,施工人员在搭建脚手架之前,必须要保证基础土层的强度,保证混凝土的基础厚度可以在100mm以上。要想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还需要在脚手架和建筑物之间增加适量的连接件,并定期对连接件安全进行检查。当施工人员需要在脚手架上行走时,需要做好防滑处理,预防施工人员跌落。因为降雨会降低作业人员和脚手架间的摩擦力,非必要情况,雨天尽量不要在脚手架上作业,如果必须要在脚手架上完成施工工作,现场管理者必须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数量和构件质量。

3 结束语

雨季是很多工程都要经历的一种常见气候。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周期也较为明显,在雨季周期内可能会形成非常恶劣的天气,而且难以预测。因此,在雨季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管理工作和预防工作的正确进行时间少建筑工程在雨季中发生损失的一个重要防治措施,也是提高工程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在雨季进行的建筑施工中,只要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准备、施工管理以及事后的及时处理,就能够将雨季对工程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后使工程能够正常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温亚杰,张红,赵鹏,姬华勇.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浅谈[J].河北企业,2016(2):122~123.

[2] 聂强.浅析建筑工程雨季施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J].江西建材,2016(18):137~140.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