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2018-05-14 15:31罗隆涛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应用

罗隆涛

摘 要:伴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随之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合理有效的选择施工管理途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步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

1 前言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进度和建筑工程的成本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的管理涉及的层面比较广泛,涉及的内容也相对较多。良好的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还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缺失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其中主要的决定性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就不能很好的规范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会在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没有严格的施工标准管理就会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就会使事故的责任无法明确。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在制度方面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对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的系统的法律法规文件,甚至没有法律法规对工程管理的实施准则做出规定,导致建筑工程单忽视对管理制度的制定[1]。在管理方面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主要是建筑工程单位为了节省工程成本,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出充足的资金分配,在管理中经常随意的消减工程管理人员,导致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把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筑的主要模式是承包、分包模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建设单位和承包企业共同对建筑工程负责,其中承包企业主要负责工程的建设,建设单位则主要负责工程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属于承包企业,具备足够的施工技术和操作水平,但是却不能及时的在施工過程中形成对工程管理的意识。监督管理人员属于建设企业,其本身的职业素质决定监督管理人员不能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不足,不能的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实施科学的管理[2]。在小型的建筑工程中,工程比较简单,涉及的方面不广,对施工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现行的管理模式还能够驾驭。但是在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队专业性要求提高,工程的工序增多,施工工序变得复杂,现行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就会暴露出其本身的问题,客观使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耗费一定的财力人力,但是却达不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要求,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3 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偏低

我国的建设企业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在工程管理人员上很少很选择针对具体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很对时候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导致了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跟不上管理工作的要求。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直接会影响到其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效果。在我国建筑企业中,企业重视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忽视管理人员的作用,在管理人员素质当中,大多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职员。企业的这种对管理人员的不重视是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3]。

3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3.1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管理,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情况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企业要应用好创新的管理模式,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来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台合适的奖罚制度来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根据企业的发展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特长来分配员工的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另外,还要应用创新管理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专业人才的专业管理技能,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获得更多的经验,收获工作能力的提升,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进而有效的加速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

3.2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理念和体制

首先,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大胆的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努力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吸取其中的成功管理经验及管理措施,思考出完全适合自身建筑企业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制定出与自身建筑企业情况相符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建筑企业负责人在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时,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的信念,自主自觉的思想,大胆勇敢的进行企业建筑管理的创新工作,并做好领导带头的作用。使其创新的管理模式适合自身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也契合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

3.3 创新建筑工程的自我监管

我国的建筑行业兴起较晚,管理监督体制并不健全,漏洞较多,使有些负责人在工程监管上有些松懈,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出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自身有自我监管的意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意识,建筑企业要加强企业员工的自身行为规范,启用更专业的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的自我监管的创新。负责人要制定出严格的监管条例,出台合适的监管考评制度,以新型的监管模式合理有效的对企业进行更好的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质量,使企业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3.4 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技术

很多的企业都在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相比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简洁方便等特点,更能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减少经济成本。因此,建筑企业也应该积极的加强建设信息化的管理体系。由于现在的建筑工程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工程的建设越来越高科技,工程管理也越来越复杂,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量非常大,要求大量的信息来做管理依据,所以,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就派上了大用场,建筑企业也因此更加方便的对工程进行管理。因此,建筑企业要打破传统建设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因信息化管理模式要求较高,建筑企业要大量的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学习信息化工程管理的知识、技能、计算机操作技术等,以求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工程管理系统的效果。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建设效果,加快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将创新后的管理模式,全面应用到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各个阶段,使其能够渗透到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诸多管理细节中,在应用相应管理技术的前提下,落实责任制,实施奖惩机制,确保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得到提高,确保工程能够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在工期内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骆坚.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5):149~150.

[2] 邓宇洪.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42.

[3] 丁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智能城市,2017(8):124+142.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建筑工程应用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