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成本控制

2018-05-14 10:43阿卜杜亚森·麦合木提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控制成本

阿卜杜亚森·麦合木提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功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市政建设投资超额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为此,如何控制好市政工程的投资造价,已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建设施工单位共同的关心的课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成本;控制

1 市政工程成本的特点

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便利市民的要求,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有其独特之处。

1.1 多为国家投资且资金不能一步到位

一般市政工程资金投入较大,且因对工期要求紧,多数是在资金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合理制定工程投资计划,具有较高的投资管理水平。

1.2 工程施共额度大、影响因素多

市政工程大多处于城市闹区,受工程拆迁、管线交叉、交通干扰等影响因素多,因此必须提前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

1.3 市政工程成本组成不确定性

每项市政工程都是不同的个体,因个体差异其成本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且只有当工程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后,成本值才能真正核算出来。

2 造成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现状的原因

2.1 市政工程施工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备

对于市政工程而言,工程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很大一部分市政工程单位,其管理部门对于项目部的管理通常呈现出异己化、分散性的特点。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地点十分不固定,且施工的内容也存在一些差异,所以相当数量的市政工程企业其工程地点散化、工程施工情况复杂。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出现了总公司对附属项目部的管理不具时效性,也不贴近实际,从而对管理失去把控。

2.2 市政工程施工中所需劳动力短缺

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大量的基础劳动力,而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人员短缺,就造成了市政施工中招收基层劳动人员过程中的费用增加,而劳动力的雇佣金额也在不断增长,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由于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变化的市场,它处于动态当中,所以劳动力的短缺也不利于市政工程成本的控制。

2.3 市政工程单位中管理层经济意识薄弱

无论是市政工程项目部还是水利工程、铁路工程等其他类别的工程项目中,都存在一种不科学的专业精神,这种情况的表面表现就是在项目部中,技术人员只专心做技术,而施工人员的精力也只投入到施工中,他们不会对于材料的采购、工程设施的租借以及实验测试的费用进行预算,其经济意识也是相当的薄弱。

2.4 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承包方的职工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差

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在逐年增大,在这种前提下市政工程项目也急剧增加,要求承包工程建设的企业也在随之增多。有些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较为松散,不能够对工程成本的投入做到有效控制。部分企业中还存在项目经理部分散化的局面,使得承包企业无法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在企业内部中设立项目经理部或者在项目经理部中没有实行经济责任制。施工单位职工对于成本控制方面的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

3 市政工程成本控制方法

3.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国内市政行业采用的模式:发改委部门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开始进行造价管理,审查、审批投资估算,财政评审部门从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执行预算、变更设计、清理概算和竣工决算等各阶段参与造价文件。造价管理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造价管理部门的业务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而市政專职造价人员也慢慢渗透到各个行业部业中,发改委、财政评审部门为了规范项目审核行为,保证项目投资审核质量,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也从单一的招收市政造价人员到聘请协审咨询单位,并进行动态管理考核,以确保工程投资金额进行成本控制最优化。工程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目前较多项目在设计中不作多方案比较,即使多方案比较也只注重造型和使用功能,而忽视经济方面的比较。另外,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不能紧密相结合,各干各的事,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造价人员只管拿图纸算量组价,计算工程造价,反过来,又不与设计人员互通造价控制意见。因此现行的造价改革重点应放在设计估算与设计概算审核方面,在此阶段加强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工作协调。

3.2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对于市政工程来讲,其工序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远不如房屋建筑、水利、水电项目那样庞杂,但其成本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则不比其他项目逊色。在中标后的项目运行前,根据预算定额进行成本分析并制定施工定额,实行单项工程承包,是控制成本的关键一步。细化施工计划则是控制成本的有力措施。

(1)“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保证质量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2)市政工程在中标后,一般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制定较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请监理办公室审批。一旦施工组织设计被批准,施工单位通常依照这个计划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中,要经常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应根据中标工程的投资规模制定比较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以往的月计划、旬计划很难及时部署施工过程中需要调节的项目和工序,也难以对照检查当时完成任务的情况。本周内实施的项目在上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而上周工作的超前或滞后在本周内调整,给下周工作以指导,这样前后呼应,给施工工期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从而减少了窝工浪费,使施工成本得到控制。“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4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成本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是对项目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的动态管理,在成本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功能,调动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观念,只有不断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才能发现工程项目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才能促使企业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徐永昶.市政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研究[J].门窗,2017(6).

[2] 李秀绢.关于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探讨[J].门窗,2017(10).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控制成本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哲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