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

2018-05-14 11:14段晓丽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施工裂缝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

段晓丽

摘 要:现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工程较为常见,但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普遍存在裂缝问题。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存在,即影响工程外观,也会对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有必要做好技术研究与分析工作。有鉴于此,本文中详细分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

1 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对于近年来建筑领域而言,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各式各样建筑材料不断推陈出新,使混凝土结构施工不论在工艺层面还是在设备层面均实现了创新,而全新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促使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达到极大水平提升。

2 混凝土结构分析

作为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是将砂石、水泥、水等用作主要材料,并与其他相关辅助性材料开展结合制成的一种以混凝土为主的制作结构,主要包括的类型有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在对混凝土结构开展浇筑过程中,要开展好对一系列因素的调节控制工作,如此方可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混凝土结构凭借其所具备一系列特征,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推广。混凝土结构特征,主要包括:(1)混凝土结构具备极强的可塑性,可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及工程设计借助模板塑造出各式各样的结构样式;(2)混凝土结构与各式各样辅助材料开展结合,可有效提升结构的强度、抗震性等,同时混凝体结构在塑造期间经由反复的夯实、振捣,可获取良好的稳固性;(3)混凝土结构制成材料以砂石、水泥等为主,为采集、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3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推行混凝土施工方案控制

一方面,应当对全面混凝土结构转变原因开展分析,并基于此对裂缝问题开展调节,确保各项技术性因素可于混凝土裂缝出现时建立良好的处理机制,进而促进全面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可于固定原理前提下展开实施。另一方面,还应当结合各项混凝土温度性能控制要求,对可能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各项开展分析,保证它们能够切实符合混凝土自缩期间水泥处理要求,同时确保各项混凝土处理技术在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改进中得到科学有效的应用。另外,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结构控制期间,务必要将自缩性因素分析作为切入点,对各项混凝土裂缝问题处理因素开展有效分析,真正意义上保证所有混凝土材质可于基础性材料筛选上开展收缩性因素的控制,并基于此,促进混凝土资源的控制能够在浇筑技术应用期间实现结构处理有序的增强。

3.2 合理调节水泥资源使用量

一方面,应当对混凝土结构控制期间水泥资源转变原因开展分析,确保各项水泥资源技术处理环节可符合热量释放需求。应当确保热量因素在接下来释放期间可达成混凝土技术性参数的转变,确保全面混凝土表面施工技术可于参数因素作用下形成影响性因素转变,进一步使得全面热量性因素难以在水泥热量出现转变情况下遭受温度应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必须确保水泥资源控制期间所有热量因素可达全面的释放性处理,同时确保接下来热量可于混凝土资源处理期间实现充分凝聚,进而为水泥资源作为辅助性材料开展应用提供有效便利,确保后续施工中可在材料有效支持下达成内部热量的有效控制,逐步提升热量释放效率。

3.3 缩减混凝土内部约束力

一方面,应当将混凝土结构特征分析作为着手点,对各项温度应力因素开展分析,真正意义上确保各项温度应力因素可于混凝土使用期间实现约束力的增强。另一方,还应当将混凝土内部约束力分析作为着手点,对各项温度应力控制流程开展分析,确保接下来的温度应力处理环节可于控制流程的作用下实现蓄水法的可向应用,切实确保各项温度应力因素可于温度资源相对集中情况下开展技术性处理,促进各项应用控制流程可于蓄水法有效作用下开展约束力的有效控制。

4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措施

4.1 设计措施

设计中要避免由于结构构件的断面尺寸突变所带来的应力集中。如果由于实际情况无法避免时,应充分采用结构构造的加强措施,以减少因断面尺寸突变所带来的应力集中。合理设置变形缝,伸缩缝的位置和宽度,位置要适当,构造要合理。采用合理的设计构造措施:设置合理的伸缩缝,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同时对薄壁构件的配筋采用小直径,增加布筋密度的方式,可以减少裂缝发展。调整建筑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荷载分布均匀减少荷载集中的状况。对建筑形体复杂、荷载受力不均,地基沉降值大的建筑物更应认真对待,精确计算,妥善处理。结构混凝土的配筋对于混凝土的收缩起一定的约束作用。结构设计中应该重视构造钢筋的重要性,钢筋规格的合理选用和配筋,特别是构造钢筋的选配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有效措施。在结构设计中对于构造筋的配置,特别是楼面、屋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配。

4.2 混凝土材料选用

在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可能采用低水灰比、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其中在选用水泥时:要根据实际工程的不同条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例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相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较低、凝结速度较慢、水化热要比普通硅酸盐水泥低,而其收缩性也要比普通硅酸盐水泥较小。其中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与水泥中的碱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相对较慢,一般在混凝土硬化后进行,反应生成碱性硅酸盐或碳酸盐体积膨胀,从而使混凝土内部由于膨胀产生拉应力,当所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就使得混凝土开裂并破坏。在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时,要合理考虑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的选用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施工时钢筋主筋的规格、品种、数量要符合图纸规范要求,箍筋品种、规格、间距绑扎的位置要正确。

4.3 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施工时对于模板的选用要根据不同情况而选用不同材质的模板。对于外露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墙体,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以及冬季尽量选用木模板。同时要充分湿润,以利于混凝土的保湿和散热。模板支撑体结构要合理,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由于模板在浇筑混凝时产生的施工荷载下模板变形过大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均匀性。浇筑时要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要振捣密实,可以采用二次振捣。在浇筑楼地面混凝土结构时,在初凝前采用二次压浆收面。

在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合理设置伸变形缝,减少由于混凝土收缩变形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构件在钢筋绑扎时注意板角构造筋,钢筋绑扎位置要正确,保护层厚度要准确,不要超出規范规定;钢筋表面应洁净,钢筋代换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合理掌握拆模时机。拆模时应该根据天气温度和气象预报及混凝土龄期合理确定。拆模时间不能过早,但也不能太晚。拆模后应该注意覆盖和及时养护。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度延长养护时间,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条件下,更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在浇水养护有因难时,或者不能保证其充分湿润时,可采用覆盖保湿材料等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 14天。

5 结语

总之,提高对混凝土结构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强化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相关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切实推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鹏飞.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2):30~31.

[2] 李小朋.刍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J].居舍,2017(20):35+101.

[3] 王有洪.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体会探析[J].城市建筑,2014(4):95.

猜你喜欢
施工裂缝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浅谈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裂缝控制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