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2018-05-14 12:10吕林燕杨林铨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安全建筑

吕林燕 杨林铨

摘 要:建筑装配式住宅具备施工过程速度快、不受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制约、人力成本低等优势。建但是建筑装配式住宅施工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如何把施工管理风险降低到最低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效运行,就成为现代建筑领域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

1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结构相比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而且建筑质量比装配式建筑结构高。并且墙体是可反复拆卸的,可以重复利用不会由于拆墙而产生建筑垃圾。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施工人员数量少。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地点为工厂,施工现场吊装机械化程度较高,能够大量减少施工人员数量,更便于管理,降低发生安全事故可能。(2)建筑外立面工作量少。装配式建筑一般使用 PC 混凝土预制外墙构件,无需进行砌体抹灰,工厂生产构件时已经完成涂刷、保温层、门窗安装等外立面工作,施工安全更有保证。(3)垂直运输机械标准高需求大。预制构件单件质量大且预制构件数量多,选用的垂直运输机械性能要有保证,选择起重机的主要依据是构件的重量和安装高度。(4)施工现场堆放构件量大。工程所需预制构件量大件多,现场堆放地点需经过仔细认真规划,保证堆放的安全性,不影响正常施工材料的运输。(5)施工中预制构件连接固定精度要求高。严格保证构件连接的施工工艺,外墙构件临时支撑设备(即斜向支撑钢管、三角定位件)的质量及使用方法需有指导说明,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每个连接处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

2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观念

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实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编制、完善本项目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和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结合每一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全力运用安全有保障、生产能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从而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能快速提高。同时,施工安全问题能得到保障。所以,施工单位及人员都应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施工。要提前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危及到安全生产的因素要采取相应措施并予以消除。

2.2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要正确实施安全施工管理机制,制定正确的岗位安全施工标准,符合国家规章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章程办事,根据建筑装配式住宅地缘特征、外貌特征等情况,推行编制规格较高的安全施工手册,并下放到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比如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会议制度等制度,在施工危险地带挂牌,引起警惕,明确责任分工等措施,从而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因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决定者工作成本,因此,只有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2.3 做好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在建筑装配式住宅项目施工过程实施以前,应该进入系统缜密的分析管理体系,对于建筑装配式住宅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备防患于未然,并且根据这些安全风险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避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给施工过程增加难度或带来损害。如果施工事先的风险控制工作不完备,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就会为整个施工过程带来巨大的生命和安全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2.4 应用BIM技术进行管理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装配施工中采用 BIM新型技术。通过剖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数据信息和协调重新组合不同建筑工程的数据,可建立仿真模拟3D信息的模型的建筑物,从而促进项目的整体优化。施工现场项目部通过BIM平台把项目现场的待安装的预制构件需求传递给预制构件企业信息控制系统,工厂有关管理人员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在项目现场进行接货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实时反映到系统中。由于生产中对每一块构件进行编码,预制构件每件都有独一无二的标签代码,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代码安装,通过手持终端仪器,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能随时检查安装情况及工作进度。BIM技术可以准确管理整个施工现场,使管理的手段信息化。如各类工种的配置,施工者的调配等,通过BIM技术可以快速进行相应的施工管理,特别对上百上千的施工团队。只有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做到对每一位施工者的调配,使工程建筑更加有序,确保施工项目安全。

2.5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控制风险的方式可以收到很好的施工效果,是施工过程中避免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在这个工作進程中,起重吊装设备是否更新、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精湛、施工流程是否规范进行,是保证建筑装配式住宅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建筑住宅质量的重要保障。

(1)PC构件预制。预制构件的质量保证是保障装配式建筑可靠性的基础。构件预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如构件预制在组装模板时,底模表面保持高度的平整,确保构件观感效果,不同模板间的螺栓连接要求完备、拧紧,侧模高精度定位,脱模剂涂抹均匀,接缝填塞密实并抹平磨顺,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工序,有上道工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解决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预制场要有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管理办法及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预制质量并对所提供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负全责。如在浇筑预制构件时随时观测连接处预埋构件位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构件位置的精准度,避免现场吊装拼接受阻。

(2)构件运输、堆放管控。构件预制过程中完善构件的编号规则,加强构件管理力度。现场堆放区域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使各构件的堆放区域与相关吊装计划相符合,避免二次搬运。预制构件堆置时,不可与地面直接接触,须置放在木头或软性材料上并注意最佳支点和堆置方式的选择和保护措施的到位,避免由于堆载过大、支点不合理、保护不力使构件损坏。

(3)构件吊装管控。吊装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安全方案,所有塔吊操作人员及吊装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方案及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严禁无证上岗及违规操作、野蛮操作。构件进场后及时对吊点进行检查,确保吊点满足起吊要求,并在起吊前进行重心检核,对于异型构件及大尺寸构件需要采用专用平衡吊具进行吊装。吊装班组施工作业前均需按照操作规范及作业危险点进行专项交底,同时,对新进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技术及安全能力满足要求。

(3)开展好临边防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为了防止引发临边坠物,可在施工中引人脚手管于临边口、安全网等位置安装护栏以对它们进行维护,并且要对它们选取亮色油漆进行涂刷,从而对施工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与此同时,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可选取脚手管对临边围护结构开展设置,相同对设置完备的围护结构选取亮色油漆进涂刷,确保施工人员要明确辨识。

3 结束语

总之,装配式住宅建筑吊装程序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为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措施,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可以确保整个建筑装配式住宅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为建造一流的装配式住宅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永乐.建筑装配式住宅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J].江西建材,2016(7).

[2] 张淑琴.探析住宅施工装配式的安全管理问题[J].中国建筑,2015(14).

猜你喜欢
装配式施工安全建筑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