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8-05-14 11:49吴莎
知识文库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旅游教材

吴莎

理论源于实践,教学不能脱离现实。本文着重讨论伴随旅游业和旅游管理专业不断发展,以应用为教学核心的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如何从理念、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满足旅游行业人才需求。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教改必要性分析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旅游心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至今,也是国内旅游业高速发展的30年。从早期单一入境游到目前火爆出境游,从观光游到个性化休闲度假游,从实体旅行社经营到旅游电商抢夺市场,国内旅游市场进化异常迅猛,不论消费者、旅游经营企业、从业人员、旅游目的地居民等,旅游活动涉及人及其相互关系越发复杂化。作为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旅游心理学,更应根据市场、行业中人的变化,在研究和教学方面不断更新和跟进。而现实中旅游心理学教学方式与内容,往往无法紧跟行业发展,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笔者访谈几位贵阳地区旅行社和酒店经营负责人,了解目前旅游经营企业急需人才能力特点包括:1、能灵活解决问题能力;2、顾客服务意识;3、人际协调能力;4、沟通能力;5、语言能力等。前四项几乎都与旅游心理学教学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而此四项能力仅仅通过原有讲授式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一定实用技能,基于此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必然要进行改革。

(二)顺应旅游学科和专业课程教学发展客观需要

1、基于学科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旅游管理学科三十年的长足发展,目前已精分出酒店管理、景区规划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多个方向。由于从旅游活动的发生、 发展到结束,直接或间接牵涉旅游心理学问题,所以旅游心理学课程内容会与上述多个精分方向相关,因此旅游心理学教学会影响其他方向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旅游心理学有必要一改以往统一教学内容和模式,有针对性根据不同方向特点进行区别教学,细分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

2、基于课程自身发展的教学改革

①课程教材构成体系和教学重点需适应当前实践发展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学与心理学交叉学科,通常课程教材内容构架主要由旅游消费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以及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三部分组成。涉及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主要内容。涉猎面宽,内容广泛肤浅,缺乏教学重点和深度,即难适应旅游管理专业精分方向的教学,也对当前旅游企业人才培养缺乏一定针对性。

②科研成果匮乏,课程教学难以深入

旅游心理学出现较晚,研究方法多嫁接在心理学基础之上,随着近几年旅游业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心理学科研成果捉襟见肘,这也是教学过程中针对现实问题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与课程自身发展双重压力下,必然要求旅游心理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以贵州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一)旅游心理学教学现状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以贵州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为例,从2007年设立该专业以来,旅游心理学一直设定为该专业的必修课程,3学分,一学期48-54学时。最初5年未设置实践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近些年在课程设置中增加8节实践课内容,尝试对课程应用性较强内容增加实践训练,并对学生在应用方面尝试增加考核要求。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教材存在的问题

①教材更新慢,跟不上旅游发展速度

近些年,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市场和消费者不断快速进化升级,甚至逐渐步入国际前列,而教材改进微乎其微,体系格局依然停留在学科发展初期,内容老化,与现实发展反差巨大。例如,近几年旅游电商兴起,线上服务较之线下服务优势更大,吸引大批中青年旅游消费者。而教材针对线上服务内容几乎为零。

②教材内容涉猎面过于宽泛,缺乏重点,且深度不够

优秀的教材是教学重要依托。而当前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涵盖面过于宽泛,且缺乏具体研究成果支撑,专业研究性差。如果单纯依靠教材,教学无法抓住重点,具体问题无法延深探究,给教师和学生的感觉是泛泛而谈,点到即止。同时也很难适应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精细划分方向的要求。

2、教师教学理念有待改进

大部分课任教师潜意识怀疑学生自学能力,担心教学效果,依然坚持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目前45分钟课堂时间,教师讲授大约占三分之二的时间。由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授方式始终不能很好契合课程特点更好让学生接受吸纳,在具体旅游心理问题分析和解决中,教师主导的课堂无法使学生更好进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角色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基于教师教学理念和专业背景限制,导致目前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虽然教学增加一定量实训课程,但教学方式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最终采取卷面考试,很难实现对教学实践内容的考核。

4、学生缺乏對课程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通过对贵州师范大学16级旅游管理专业共157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1.8%的学生对课程感到无所谓,14.2%的学生不喜欢学、不感兴趣,只有29.4%的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其中72.54%的学生对课程无所谓的主要原因在于觉得课程内容解决不了现实问题;67.6%的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集中于课程枯燥,教材理论性太强。学生对课程认同感不够,导致学习兴趣低下,主导学习意识淡漠,配合教师互动教学效果差。

三、应用型本科《旅游心理学》教改创新思路

基于上述教学中存在问题,建议课程做以下改革和创新:

(一)引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基于旅游心理学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师应大胆尝试使用开放式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特殊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加工教师输入的新信息建构完全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教师单一输送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记忆,考试后即忘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可以采用新教学法,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体系:

1、情景教学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又可分为模拟情景教学法和现实情景教学法。

模拟情景,即利用实训室模拟现实场景,加强学生角色带入感,有助于理解和分析问题。例如,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可以利用学院现有的酒店和导游实训室,模拟酒店和导游业务服务场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理解和分析解决能力。

现实情景,即真实场景。可把学生带到真实旅游景区,面对真实旅游人群,从事真正服务或调研访谈工作,使学生在执行真实任务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运用。

2、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具体教学中,可结合情景教学法,提出具体问题,设置研究项目,由学生自组团队解决完成。如提出“影响旅游消费者购物因素”问题,小组可以某景区为例,深入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完成论文,进行课堂讲解和讨论,整个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动学习机制。

3、贯彻案例教学法。此方法并不陌生,在目前讲授式教学中也经常使用,而要达到其最佳教学效果,应结合上情景和PBL教学模式综合使用。在前期教师向学生引入相关问题和知识时,可使用理论和相关经典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既做到前期知识体系铺垫,又可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角色意识转变,为之后情景和PBL教学做更充分的角色参与准备,从而达到层层递进,串珠式的教学效果。

总之,三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既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开放式自主学习效果,又可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对课程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三)教材内容体系重建

对于目前教材内容结构过于宽泛,难以适应专业精细划分方向要求,以及内容过于肤浅,缺乏深入研究性,多数仅涉及“是什么”,而很少涉及“为什么”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材方面的完善和提高:

1、教师针对具体专业方向,在原教材理论构架基础上,通过收集现实经典案例,对教材专业方向针对较弱部分进行充实和完善。如面对景区规划方向学生,在讲到“旅游者需要与动机”章节,可以列举目前世界各著名景区针对旅游者消费需求和动机在景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实施的一些较为经典的规划实例,以此满足课程对于景区规划与设计专业方向授课要求。

2、可以结合PBL教学法,在学习理论知识基础上,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针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同时弥补教材内容过于肤浅的缺陷。例如“旅游消费者学习”一章,教师提出“旅游消费者购买前感知风险的种类和产生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利用实训课,进入较近景区对消费者做进一步调研,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论文。这样既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弥补教材缺乏深入研究性的问题。

(四)考核体系改革

改变过去单一试卷考核方式,加大对课程实践内容考核力度。结合PBL授课方式,对小组选定研究项目进行后期成果跟踪考核,将其考核结果纳入课程最终综合成绩。最终综合成绩构成比例可设定为:试卷50%;项目完成40%;平时成绩10%。将实践课程列入综合成绩考核内容,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完成项目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另方面有助于教师对实践教学效果监管和掌控,便于今后对实践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调整。

(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对课程认同感

1、教学前——铺垫式激发。正式授课前,作为心理学类课程介绍,教师可联系日常实践做学习动员,提高学生对课程整体认知。并利用各种资源,针对大学生个性化喜好,推荐具有一定心理学专业内涵的影视作品,以及国际知名大學心理学公开课程,通过育教娱乐方式,轻松把课程推送给学生,消除学生对课程枯燥死板印象。

2、教学中——方法式激发。改变传统教师单向传递授课,采取情景、案例和PBL相结合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课程认同感。

根据对贵州师范大学16级旅游管理专业共157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过教学前铺垫式激发和教学中方法式激发,对课程感到无所谓学生比例由之前51.8%下降到15.1%,对课程不感兴趣学生由之前14.2%下降到4.6%。并通过一学期传统式和建构式授课比较,有89.3%的学生认为建构授课方式优于传统授课方式,教学知识更易接受。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学旅游教材
“没有用”的心理学
教材精读
旅游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