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疗效与临床优越性分析

2018-05-16 09: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单纯性肛瘘肛门

张 颖

(绵阳市肛肠病医院肛二科,四川 绵阳 621000)

在临床肛肠科疾病中,肛瘘比较常见,其主要对肛管产生侵犯,包括内口、瘘管、外口3个部分,表现为肛门周围肉芽肿性管道。该病症在任何年龄中均有发生,而一般以男性青壮年居多,且由于其反复流脓、局部肿胀疼痛、经久不愈、病情变化快、间歇反复发作等,所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在目前临床治疗肛瘘的过程中,常用术式为肛瘘挂线术、生物胶封堵术、括约肌结扎术、肛瘘切除术、肛瘘切开术、肛瘘脱线术等[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肛瘘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即对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疗效与临床优越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肛瘘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中医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关于单纯性肛瘘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经本院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肛瘘。排除标准:①排除不耐受手术者,其存在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或者其他严重系统疾病。②排除近期有外伤史或者肛周手术患者。③排除可能影响肛瘘诊治的肠道疾病患者,如直肠肛管肿瘤破溃、克罗恩病、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形成肛瘘。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40.2±3.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为(3.2±1.4)年。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19~61岁,平均年龄为(41.3±2.7)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8±1.6)年。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观察组采取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即从外口将银质球形探头探入,然后对患者内口位置进经探针进行观察,将内外口贯穿链接,将内外口坏死组织清理后,将十股医用丝线经球头探针牵拉至主管道内,将两端打结,保持丝线松弛并放置在瘘管内。术后换药2~3次/天,注意做好局部清洁。对照组采取传统挂线疗法。即从外口位置探入银球探针,内口位置明确后,从内口将银球探针穿入至肛门,切除所有管道后,设置引流。如果患者存在高位肛瘘,则需切开外口至齿线上0.5 cm处,然后将上部组织采用橡皮筋悬挂,采用低位肛门疗法治疗下部组织。术后换药2~3次/天。采用生肌散充填创面,以快速恢复创面。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疗效、治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①疗效判定[3]:治愈:患者经治疗后其肛管内外闭合,创面完全修复,随访6个月无任何患者复发;好转:患者经治疗后肛管内外基本闭合,创面基本修复,随访6个月无任何患者复发;无效:经治疗后其肛管内外未闭合,创面未修复,随访6个月有患者复发。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②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③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大小便失禁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所得最后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计量资料t值检验,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其中治愈37例、好转11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40/50),其中治愈28例、好转12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愈时间对比:观察组治愈时间(21.3±1.0)d,对照组治愈时间(33.5±2.1)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 论

在临床肛门直肠疾病中,肛瘘的发病率占据第3位,已有研究显示,我国发生肛瘘的概率明显低于国外。但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临床上发生肛瘘的概率不断增加,而发病原因主要为肛周脓肿、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肛门裂反复感染等[4]。目前在临床治疗单纯性肛瘘患者的过程中,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挂线疗法。已有研究显示,在影响肛门结制功能的关键因素中,主要包括瘢痕组织、内管括约肌反射性、括约肌完整性等造成的肛门缺损。因此采用何种手术治疗单纯性肛瘘患者的过程中,需注意预防肛门失禁和包括肛门括约肌。以往采用括约肌保留术以及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单纯性肛瘘患者的过程中,前者能有效防止肛门功能受损,同时还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对于患者而言,采用开放式手术、括约肌切断术等方法治疗后容易对肛门周围组织产生较大创伤,同时还会引发肛门循环不良以及愈合时间延长等。而通过采用隧道式脱线术治疗此类患者,其能利用脱线将中药带入,该中药的作用为脱腐,因而能够将脓腐组织取出,并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所以能有效加速创面恢复。同时其还能有效保留周围的肌肉组织,从而尽可能的防止损伤肛门周围组织,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肛门直肠的完整功能以及正常形态,进而起到有效保护肛门的目的[5]。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采取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挂线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挂线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其中治愈37例、好转11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40/50),其中治愈28例、好转12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采用隧道式脱线术治疗单纯肛瘘的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治愈时间(21.3±1.0)d,与对照组(33.5±2.1)d相比显著较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采用隧道式脱线术治疗单纯肛瘘能有效缩短患者治愈时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采用隧道式脱线术治疗单纯肛瘘能有效减少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可以看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疗效非常显著,且能有效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具有良好的临床优越性,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君华,张进领.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疗效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8):78.

[2] 李忠孝,徐万琳.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5):2023-2024.

[3] 林茂,雷燕,谢守勇.用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0):199-200.

[4] 徐晓波.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63-65.

[5] 吴树山.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40例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5):374-376.

猜你喜欢
单纯性肛瘘肛门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