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智能了,你的生活呢?

2018-05-16 04:04王水
第一财经 2018年16期
关键词:埃森哲语音消费者

王水

人们对“智能”这个概念的激情已经不如前几年那么热烈,它更像是我们融入当下社会语境的敲门砖。从智能医疗、智能学校直至智能城市,“智能”成为吸引社会注意力、引发讨论并从中获取利益的必经路径。

表象的背后是智能硬件设备的高度普及化。埃森哲发布的报告《2018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系列报告:互联世界,智能生活—正在发生的未来》显示,中国的消费者对手机有着极高的依赖度,近6成消费者每天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两小时,14%的重度消费者甚至会日均消耗5个小时以 上。

这种高度依赖还体现在消费者对手机的频繁更换上,超过7成的消费者有过在两年之内更换手机的经历,而更换的主要原因是追求新的功能以及更可靠的安全性。高收入的年轻消费者(他们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群体之一)更换手机的速度更为频繁,70.7%的用户在一年半内更换过手机,更换时长在两年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仅有 6.8%。

显然,在技术快速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人想在“数字高速公路”上被落下。

越来越多的智能服务应用正在全面“入侵”人们一天中的任何时段,甚至连工作时间也不放过。在埃森哲的调查中,超过7成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手机中的智能应用已经被用于工作。这种情况在功能机时代并不多见,当时只有那些使用黑莓手机的高管,出现过对黑莓邮件24小时使用成瘾的“症状”,但现在随着所有员工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他们也可以接入公司邮箱,通过社交媒体应用开展线上讨论或是电话会议,以及完成审批及报销费用等琐事。

这种状态有些类似于印刷术发明前后的欧洲,随着书本从手抄变为大规模印刷,僧侣、贵族等特权阶层的知识垄断不复存在,从而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大规模变革。时至今日,当这种“平权”的思想覆盖到对数字技术的使用上,你会发现它使得普通员工的工作变得更为高效和便利。但这一变化并不总是好的,至少随时具备远程协同能力的人会发现他们将很难再设定出一条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清晰边 界。

实际上,智能生活不总是给人们带来好的体验,其中部分原因源自于技术本身的不完善。

以语音助手为例,从理论上说它必然会引发人机交互的一场变革。在以往,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仍然需要手指这一介质,这一点成为人们分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间界限的标识,因为这种交互和日常人际之间的交流有着很大的不同。但语音识别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想象空间,它使得人机之间的交互与人际互动保持一致,符合千百年来人类形成的媒介使用习 惯。

“当语音识别准确率到达99%时,那将是颠覆性的時刻。”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科学家吴恩达这样表示。

但畅想受到了技术发展现实的阻挠。在埃森哲的这份调查中,虽然有64.7%的消费者拥有带智能语音助手的产品,但经常使用这一功能的比例不足两成,甚至高达73%的人仅仅是偶尔使用。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横向对比能够发现,中国消费者对语音助手功能有着较高的热情,至少有1/5的受访者会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单体语音助手设备,这种强烈的意愿使得他们与美国消费者并列全球第一。

然而,由设备能力不足与高涨的客户期望值间不匹配的现状引发的抱怨也纷至沓来,高达77%的全球消费者对买到手的语音助手大失所望,原因主要包括语音识别功能无法正常工作、用法过于复杂,以及联网设置容易失败等,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立马可以解决的。

但某些问题的解决难度却不大,它们的产生不是因为技术发展不足,而是源于庞大的商业利益纠葛和用户意识的淡薄,例如数据隐私保护等相关问题。

中国消费者对隐私似乎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20至40岁的全球消费者中有8成的人认为不存在完整的数据隐私,这个数据在中国则高达82%,其中有15.8%的受访者甚至完全赞同“互联网时代下已经完全没有隐私可言”这一论断。具体到行为上,接近7成的中国消费者倾向于认同“为了获取某项服务,我愿意分享自己的个人隐私数据”这一观点,完全赞同的比例同样达到了11.2%。

就在不久前,部分媒体报道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人在多数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虽然事后证明这些报道有断章取义之嫌。但事实上,对比埃森哲提供的相关报告数据,李彦宏的此番表态不过道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在自身隐私保护上的现状。

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轻视数据所有权的情况会持续下去,同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消费者对手机上的个人数据安全表示担忧,94%的消费者表示个人隐私数据必须得到严格保护。埃森哲2017年发布的一份全球消费者动态调研的数据也显示,52%的中国民众担心智能服务会掌握太多有关自己和他们家人的信息,62%的人希望私人公司对消费者信息的使用方式更加开放和透明。

随着智能生活的普及,互联网相关公司不仅能够获取人口统计的基本信息,还能获取通讯、银行、定位等个人数据,甚至基因这类高度私密化的数据,对数据所有权和隐私保护的讨论也该提上日程了。毕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那些能够确保用户信任的公司将获得更高的市场评价及地 位。

除了隐私保护,智能生活时代产生的诸如信息过载干扰、信息上瘾等衍生问题也在重构技术和社会间的关系,以“技术中立”为口号的今日头条系产品近来遭受的强势政策干预多少就是这种矛盾的反映。洞悉人性的不是数字技术本身,改变生活以及作恶的也不是技术本身,引导技术走向的归根结底还是人类。

技术引领者如何看待智能生活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当它只是一个可以快速变现的商业工具时,智能是它的核心,但在冲撞社会的过程中会放缓行业发展的速度;而如果将“以人为本”视为它的终极哲学,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断思考如何适配社会环境,并将生活作为关键考量要素时,整个行业也许会迎来一个更为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猜你喜欢
埃森哲语音消费者
埃森哲:企业重塑竞争力的两个关键点:韧性和创新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