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热衷建公司小镇:企业办社会回归?

2018-05-16 10:45
记者观察 2017年11期
关键词:松山湖京东小镇

据媒体报道,这几年开始,新兴的超大型企业——从Facebook到华为再到亚马逊——正在创建充满现代气息的公司小镇。

在美国加州门洛帕克,Facebook计划创建一个新园区,该园区拥有1500名居民、一个步行零售区、一家杂货超市以及一家面向员工的酒店。而华为,从2013年开始在广东东莞松山湖旁边,耗资百亿建立了12个组团的欧洲小镇,打造华为的终端总部。

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将创建第二个总部。新总部将有效地把被选中的城市变成一个公司小镇——非常像上个世纪90年代末这个在线零售巨头选中西雅图时该市所发生的一切。名为“HQ2”的新总部,将容纳接近5万名员工。

这一切似乎并不让人陌生。自上个世纪以来,大企业在美国创建了很多公司小镇——集住房、商店、学校、教堂、道路及公园于一身的迷你自治市。在这些小镇,身为创建者的大企业通常也是最大雇主。

公司小镇的出现,其实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根据《经济学人》发布的数据,一个世纪前的巅峰时期,美国拥有2500多個公司小镇,容纳人口约为美国总人口的3%。CityLab指出,早期的公司小镇是企业用来管理劳动关系的途径。

在中国,这类公司小镇同样分布广泛——曾被广为诟病的“企业办社会”就是典型案例——国有企业通常除了工厂,还建设了家属区、医院、学校、影院等自有设施,俨然一个个“独立王国”。这几年喜欢怀旧的“厂矿子弟文风”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在上个世纪初期,以推动美国工业革命而闻名的商人弗朗西斯·卡伯特·卢维尔在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瑟姆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纺织厂和波士顿制造公司。卢维尔去世几年后,即1823年,他的一群同事以他的名字以及有了新名字(Merrimack制造公司)的公司旗下一系列纺织厂的名义,在沃尔瑟姆以北20英里的地方建立了卢维尔小镇。

“企业办社会”,是指企业建立和兴办了一些与其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了生产前、生产后服务和职工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既包括企业的后勤部分,又包括企业的公益性事务。如企业办医院、办幼儿园等。

应该说,“企业办社会”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特别是国有企业,一个大型国企相当于—个“小社会”。因负担沉重,企业在改革中逐步将这部分功能归还社会。分离企业的社会职能,曾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些年,很多大型企业又开始办幼儿园、学校、宿区、食堂、医院、超市、图书馆等,“企业办社会”有回潮之势。

比如华为,地处东莞松山湖的华为小镇——这个“绿色新基地”将要容纳3万研发人员,华为大学、研发中心、中试中心等将搬迁至此——仿造的是牛津、温德米尔、卢森堡、布鲁日、弗里堡、勃艮第、维罗纳、巴黎、格拉纳达、博洛尼亚、海德尔堡、克伦诺夫等12个欧洲小镇——将承担华为的工作职能,这意味着华为员工们每天都可以乘坐小火车,穿行在十二个建筑群之间,进行一场景点的“集邮”。

据传,任正非一直希望华为拥有像苹果公司或谷歌公司那样的环境,绝佳的环境和舒畅的场景,一种低密度的城区,而松山湖优质的山湖资源和人文环境,和华为理念及任正非的梦想可谓不谋而合。

事实上,华为的行为是时事所迫。近几年深圳的房地产过度发展,难免对工业有挤出效应,为了躲避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危害,华为高层认为,只有迁至经济比较“疲软”、拿地比较容易的东莞,才能换来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

华为小镇的空间设置,不难让人想起曾经的“工厂社区”,而在媒体披露的华为内部公告中,华为小镇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一个全新的工作理念”。这其实也是Facebook、亚马逊等国际性大企业建立自己的公司小镇的设想。

当然,在中国,和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办社会”不同,现在的“企业办社会”都是着眼长远发展的自主选择。通过办社会,增加员工的幸福指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的有益之举。本质上也是一种员工福利的延伸。

如今,中国还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京东、阿里等大型企业也纷纷趁机将触角伸向了这一领域,其中就包括建设自己的公司小镇。以京东为例,京东这些年“囤”下的地细数下来足以令人惊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京东已在全国拥有土地9千多亩,估值千亿。

需要思考的是,大型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公司小镇,这是新贵象征还是福利遗产?

综合网络

猜你喜欢
松山湖京东小镇
松山湖的春天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才艺专辑
中国梦,少年梦
京东健康 首轮融资将超10亿美元
京东健康首轮融资将超10亿美元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松山湖,美丽的家园
京东自家无人机载重30kg飞行30km
穿毛衣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