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2018-05-17 02:57甘莹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西医颈动脉硬化

佘 滟 甘莹利 徐 伟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20680)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1]。当前,西医治疗是主流方式;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可采用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经验方软脉化斑汤配合来进行综合治疗,但是,当前学术界对该方法应用效果的报道还较为缺乏。本文通过收集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分析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2岁、平均(58.85±1.40)岁,合并高血压患者2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2例,BMI指数为22~28 kg/m2、平均(25.40±0.20)kg/m2;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9.05±1.43)岁,合并高血压患者2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4例,BMI指数为21~27 kg/m2、平均(25.27±0.18)kg/m2,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在行常规基础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54,批准日期:2015-06-25)治疗:患者每日睡前口服1次,每次10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软脉化斑汤,药方:淫羊藿25 g,灵芝20 g,土鳖虫15 g,丹参30 g,姜黄15 g,山楂30 g,蒲公英25 g,桑叶15 g。加水200 mL,以水煎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中医证候等角度来进行评估[2]。IMT检查采用ACCUVIX XQ超声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Crouse斑块积分法;中医证候主要包括头晕、头痛、健忘、倦怠等,按“无”、“症状轻微”、“经常发作”、“一直发作”、分别计0、1、2、3分的方式进行积分。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治疗前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s,mm)

表1 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s,mm)

组别 例数 IMT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36±0.190.96±0.113.76±0.92 2.53±0.67对照组 40 1.37±0.201.17±0.183.75±0.90 3.11±0.72 t - 0.229 6.296 0.069 3.730 P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8.31±2.15 9.03±0.87对照组 40 18.28±2.09 13.21±1.02 t-0.063 19.720 P->0.05 <0.05

3 讨 论

颈动脉斑块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若对其不及时治疗则可以引发其他一系列的脑血管疾病,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目前,在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上以西医为主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但是,西医治疗所达到的效果与患者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传统西医治疗尚无法满足预期需求的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了可以采用中药软脉化斑汤治疗的方案。

软脉化斑汤为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在其“肾虚血瘀”理论指导下创造的经验方,陈老认为肾虚血瘀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软脉化斑汤具有补肾活血、化瘀通脉之功效,方中以淫羊藿益精健骨;为温肾壮阳之要药,灵芝安心神,补虚,健脾;生山楂消食降脂、破气行瘀,土鳖虫破血逐瘀通脉;姜黄破气血之滞;丹参养血活血、去瘀;多药合用,最终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5]。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值低于对照组。因此,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软脉化斑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

综上所述,在颈动脉斑块的常规西医治疗中联合使用软脉化斑汤,能够改善患者的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与中医证候状况。

参考文献

[1] 罗兴民,杨彩虹,王丽红,等.软脉化斑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颈动脉斑块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9):6-8.

[2] 文秀华,张亮.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24-126.

[3] 耿连岐,郭笑冬.固本化斑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8):28-29.

[4] 钟大奎,朱海桃,何芳.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卒中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4):1-2.

[5] 关丽梅,阴炳侠,李英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卒中颈动脉斑块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7):42-43.

猜你喜欢
西医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