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8-05-17 02:57吴小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转氨酶胆红素生化

吴小平

(重庆丰都县中医院,重庆 408200)

溶血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出现了破裂之后,血红蛋白到血清里面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1]。导致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的原因有多种,比如低渗性溶液、机械性损伤、疾病、细菌或者病毒、自身的缺陷等。在体外,可由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突然低温冷冻(-20~25 ℃)或突然化冻、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2],对血液进行外周血液常规或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可以进行诊断。生化检查结果对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和拟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有效确保生化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现就对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如下的归纳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2日采集的,需要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和血常规的检查的标本223例,所有检查的患者均是有相关的不适症状需要进行生化分析和血常规检查的病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要求和自愿的前提下对上述223例血液的标本进行生化试验和血常规的检查。抽取的223例标本里面,男性的标本有118例,女性的标本有115例;患者的年龄在15~65岁,平均年龄在(34.5±3.5)岁,所有采集到的标本无肉眼可见的明显的溶血、脂溶和黄疸的。

1.2 检验方法:在患者早上空腹的状态之下,分别抽取223例患者容积为10 mL的血液标本,并准备好两根干燥清洁的试管,把10 mL的血液分别注入两个试管当中各5 mL,将223例血液标本分别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和血常规的检查。将其中一份血液标本在低温下进行冷藏保存,30 min之后取出,使用离心机以4000 m/转速度进行离心5 min[3],分离出其中的血清进行血常规和生化试验的检查。其余的223例标本在常温下进行保存之后1 h,也是选取每个标本的血液5 mL,并将血液置于低渗的盐水当中当中,混匀之后形成溶血标本以备用,使用离心机离心出其中的血清后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分析两组标本血清中尿素(Urea)、血清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r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血钾K等项目的值,对比两组标本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差异差异。

1.3 检测试纸和仪器:我院使用的是BeckmanCoulter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与之配套的试剂。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样本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对两组各223例的两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标本当中的尿素(Urea)、肌酐(Cr)的含量的平均数值在溶血前和溶血后进行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大,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血液标本当中的血清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r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血钾K等平均数值含量在溶血前后对比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标本在溶血前后的生化检查结果对比(±s)

表1 两组血液标本在溶血前后的生化检查结果对比(±s)

名称 例数(n) 单位 数值 P值溶血前 溶血后GLU 223 mmol/L 8.6±0.4 4.5±0.4 <0.05 Urea 223 mmol/L 4.8±0.3 4.7±0.4 >0.05 Cr 223 mmol/L 69.2±1.5 69.3±1.4 >0.05 TBIL 223 Umol/L 8.6±1.5 28.5±1.5 <0.05 DBIL 223 Umol/L 3.3±0.5 7.8±0.5 <0.05 rGT 223 U/L 66.8±2.5 43.5±3.2 <0.05 AST 223 U/L 23.5±3.5 48.5±1.5 <0.05 ALT 223 U/L 20.5±1.5 39.1±1.5 <0.05

3 讨 论

在上述的检查结果当中就显示,对两组各223例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标本当中的尿素(Urea)的含量的平均数值在溶血前和溶血后进行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大,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血液标本当中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r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葡萄糖(GLU)、尿酸(UA)等平均数值含量在溶血前后对比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上述几种数据当中,两组血液标本当中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r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除了谷氨酰转肽酶(rGT)的值有所下降之外,其他的均得到了升高。对导致rGT的值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血清发生溶血之后,血清的总体积和细胞的数量均有所增加,所以直接导致了rGT的值的浓度比率发生了下降。而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升高都比较明显,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值的检测主要是依靠重氮法的测定,在发生溶血之后大量血红蛋白进入到血清中,会导致紫红色的偶氮胆红素的吸光度增加,因此数值会升高。

综上所述,溶血会对临床生化检查的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确保生化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在临床上出现漏诊误诊等意外,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因此需要最大程度上减少溶血的发生。如果由于外力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了溶血的出现,则需要采集新的标本从新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 谯娟,黄宪章,庄俊华.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334-337.

[2] 徐建华,冯涛倩,邓华.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5,30(2):79-82.

[3] 贺秀琴,梁满超.溶血对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112-115.

[4] 韦小荣,李春梅,高亚英.110例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6,16(4):233-236.

猜你喜欢
转氨酶胆红素生化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转氨酶高与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