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回收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2018-05-17 02:57徐洪勋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回收机回输抗凝剂

徐洪勋 吴 波

(抚顺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抚顺 113200)

近年来,已有临床研究证实自体血回收再输,不仅安全性高,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针对上述状况,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自体血回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现将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进行自体血回收再输注的31例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35例(对照组)术中输注异体血的患者。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40.1±1.9)岁。外科手术类型:4例外伤脾破裂;2例外伤腹膜后血肿;1例肝硬化断流,骨科手术15例;颅脑外伤7例;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39.8±1.7)岁。外科手术类型:5例外伤脾破裂;2例外伤腹膜后血肿;1例肝硬化断流,骨科手术19例;颅脑外伤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

1.2 研究方法:观察组患者术中进行自体血回收再输注,自体血液回收机为京精3000P型字体血液回收机,抗凝剂成分包括500 mL生理盐水和12500 U肝素钠,使用负压吸引装置将患者输液中的血液吸进储血器中,抗凝剂滴入回收的血液中,抗凝剂和回收血液的比例为1∶5,对储血器中的血液进行多层过滤,置入血液离心被中,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再进行分离、清洗、净化处理,将得最终得到的浓缩红细胞收集到血液袋内给予患者输回体内。对照组患者术中输注异体血。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回输血液前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常规项目包括WBC(白细胞)、RBC、PLT、Hb、HCT(红细胞压积)。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样本间差异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回输血液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RBC、Hb较回输血液前减少,但与回输血液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回输血液后RBC、Hb减少,PLT增多,与回输血液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2。

3 讨 论

长期以来异体血一直是我国医疗用血的主要来源,但异体血输注能够使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细胞被激活,输血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反应,增加患者的输血风险[2]。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医疗用血紧缺形势日益严峻,患者自体血在术中流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3]。为缓解医疗用血紧缺,我院开展了自体血回收项目。本研究对自体血回收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本研究过程中发现,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的血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且经生理盐水冲洗、再进行分离、清洗、净化处理后,能够将血液中的脂肪细胞、组织碎片、抗凝剂等物质清除,从而能够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同时对于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可为其抢救赢得更多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回输血液后的RBC、Hb较回输血液前减少,但与回输血液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回输血液后RBC、Hb减少,PLT增多,与回输血液前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患者回输血液前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31;±s )

表1 观察组患者回输血液前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31;±s )

时间 RBC(×1012/L) WBC(×109/L) Hb(g/L) PLT(×1012/L) HCT(%)回输血液前 5.61±0.92 7.56±1.41 132.25±9.51 122.60±10.19 29.36±5.22回输血液后 5.39±0.84 7.54±1.43 130.14±8.46 123.71±10.25 29.28±5.26 t值 0.790 0.045 0.741 0.343 0.048 P值 0.435 0.965 0.463 0.733 0.962

表2 对照组患者回输血液前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35;±s )

表2 对照组患者回输血液前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35;±s )

时间 RBC(×1012/L) WBC(×109/L) Hb(g/L) PLT(×1012/L) HCT(%)回输血液前 5.66±0.89 7.61±1.39 135.31±10.50 120.95±11.36 28.83±5.49回输血液后 4.72±0.85 7.59±1.35 115.29±9.83 130.10±10.97 28.54±5.51 t值 3.416 0.046 6.225 2.591 0.167 P值 0.002 0.963 0.000 0.014 0.869

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认为自体血回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对患者血常规产生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唐纯海,吴全理.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2,40(2):178-179.

[2] 李坤,李文辉,邹继杰,等.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压及自体血回收在腰椎板减压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31):91-92.

[3] 方萌,李静静,李红军,等.利用便携式血红蛋白分析仪结合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1(12):16-17.

猜你喜欢
回收机回输抗凝剂
三通接头在辅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中的应用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病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后再次成功回输的护理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电池回收机
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的观察及护理
不同抗凝剂对黄鳝外周血抗凝效果的比较研究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血液回收机在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