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2018-05-17 02: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氟烷外科手术丙泊酚

赵 勇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在进行小儿外科手术过程中,为提高患儿的手术依从性,临床常给予患儿相应的手术麻醉操作,然而,由于幼儿新陈代谢速度较快,在手术过程中,对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维持就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临床常采用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两种药物维持患儿的麻醉效果,但该方案于缩短患儿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降低其不良反应方面不甚理想[2]。为了探究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84例外科手术患儿进行了分组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与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中随机抽选出8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案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儿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患儿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22∶20;年龄为2~12岁,平均年龄为(6.89±1.63)岁;手术类型:18例腹股沟疤手术,12例四肢手术,8例腹部手术,4例胸部手术。对照组42例患儿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23∶19;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为(6.75±1.48)岁;手术类型:16例腹股沟疤手术,13例四肢手术,8例腹部手术,5例胸部手术。经分析,得出检验结果为P>0.05,该结果表明组间资料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案:手术前,先对所有患儿进行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异氟烷(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911)两种药物维持麻醉药效,微量泵静脉滴注剂量为4~12 mg/kg的丙泊酚,每小时1次,手术结束后停止注射。同时,给予患儿持续吸入浓度为2%的异氟烷,手术前15 min停止吸入。给予观察组患儿丙泊酚、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688)两种药物进行麻醉药效的维持,其中,丙泊酚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芬太尼的静脉滴注剂量为3~5 μg/kg,每小时1次,手术结束后,则停止给药。

1.3 观察指标:手术结束后,观察统计两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呼之睁眼时间,比较组间统计数据的差异。同时,记录所有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哭闹、躁动、恶心呕吐等,分别计算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在本研究中,试验中所出现的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包括t检验与卡方χ2检验,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当数据检验结果为P<0.05,时,则表明组间统计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呼之睁眼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将两组同居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得出检验结果为P<0.05,该结果表明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min,±s)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min,±s)

注:*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拔管时间 呼吸恢复时间 呼之睁眼时间观察组 42 5.61±1.44* 4.36±1.35* 4.83±1.04*对照组 42 12.35±3.87 11.26±2.44 12.26±3.67 t值 - 7.50 9.09 10.23 P值 -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其中,1例哭闹,1例躁动。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8/42),其中,3例哭闹,2例躁动,2例恶心呕吐。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将两组同居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得出检验结果为(χ2=4.09,P<0.05),该结果表明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给予外科手术患儿充分的镇静操作时确保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与异氟烷相比,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能迅速起到显著的麻醉镇痛效果,并且,该药物于机体内的维持时间较短,不会在机体中产生堆积作用,有利于缩短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3]。此外,由于患儿身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功能或循环功能异常的情况,从而导致患儿出现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采用丙泊酚、异氟烷两种药物进行手术麻醉维持时,则能够明显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该麻醉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4-5]。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呼之睁眼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8/4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丙泊酚、异氟烷两种药物进行手术麻醉维持,不仅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还能明显减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该麻醉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葶婷,钟良.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1):77-79.

[2] 曹维福.丙泊酚联合异氟烷麻醉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189-190.

[3] 范玉蒙.丙泊酚联合异氟烷麻醉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8):43+45.

[4] 吕胜.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6):88-90.

[5] 石磊.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22-123.

猜你喜欢
氟烷外科手术丙泊酚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