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18-05-17 02:57韩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脑血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韩丽娟

(台安县中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鞍山 114100)

急性脑血栓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血管血栓形成引发的,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伴随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此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所以,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效果显著提高,使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有效降低,已经成为临床上需要研究的新课题[2]。多数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使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3]。为了探究急性脑血栓脑梗死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102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予以比较,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02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这一期间,并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26∶25,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65.4±4.5)岁。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27∶24,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6.8±5.6)岁。两组患者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监测生命体征以及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观察与分析,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作一些简单运动,如坐起与抬腿等,使全身肌肉的灵活度有效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情况的出现;其次,针对一些语言与发音存在障碍者来说,医护人员需要训练患者的面部肌肉,帮助患者的语言障碍充分改善,使其沟通能力显著提高。在患者可以独立进行面部肌肉锻炼的过程中,即可进行发音练习,使患者逐步可以正常的发音与表达;再次,对于一些病情较严重来说,治疗后还需要卧床休息,所以不能自由活动,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包括抬高腰部以及伸缩手臂等锻炼;最后,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的进食进行指导,不能进食太快,防止出现呛咳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根据欧洲脑卒中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根据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法对患者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予以评定,上肢与下肢总分分别为66、34分,分数越大表明运动能力越佳;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予以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利用(±s)表示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等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神经功能评分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与14 d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神经功能评分情况(±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神经功能评分情况(±s,分)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7 d 治疗14 d对照组 51 30.3±4.8 18.5±3.3 14.3±1.6观察组 51 29.7±5.1 13.6±1.9 9.2±1.1 t- 0.6118 9.1896 18.7579 P->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由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情况:由表3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与14 d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分组 例数 部位 治疗前 治疗7 d 治疗14 d对照组 51 上肢 36.0±4.3 38.2±4.2* 42.1±4.6*- - 下肢 18.1±3.3 20.5±5.4* 23.7±6.6*观察组 51 上肢 36.5±5.6 44.6±4.3*# 58.9±3.5*#- - 下肢 18.8±3.9 24.1±3.5*# 29.0±3.6*#

表3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情况(±s,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情况(±s,分)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7 d 治疗14 d对照组 51 20.0±5.0 32.2±4.9 54.0±4.2观察组 51 20.2±4.8 48.8±7.0 76.0±7.1 t- 0.2061 13.8740 19.0455 P->0.05 <0.05 <0.05

3 讨 论

急性脑血栓脑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群体疾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机构一般会受到损伤,会引发休眠状态的神经突触代偿损耗,如果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与重组,神经突触阈值就会明显下降,且因为神经系统受损,神经末梢处会形成新的突触,如果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得到有效修复,新生的突触产生的神经通路极可能由于利用程度频繁而被激活,如果不通过此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结构突触就会慢慢萎缩,所以,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十分必要,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使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4-5]。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栓脑梗死中的应用与关注较多。其可以使患者的神经侧支循环与突触联系重新建立,使对侧大脑功能显著改善,经过康复治疗后患者的屈肌张力明显减小,避免肌肉萎缩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且运动反应能够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较多的本体运动感觉与皮肤感觉冲动输入,进而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6-8]。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言之,在急性脑血栓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充分改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琴.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疗效的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6):45.

[2] 姜海涛.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84-185.

[3] 景建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78-178.

[4] 李浅峰,王玉龙.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173-174.

[5] 林玲,陈宁华,简庆荣,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5):81-82.

[6] 刘发华,邹景宇,何兰兰.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间窗的临床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9):40-41.

[7] 张婷,江霞.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分析[J].饮食保健,2016,3(13):55-56.

[8] 任利.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86-187.

猜你喜欢
脑血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