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高颅内压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8-05-17 02:57李峰峰李永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甘露醇泼尼松幅度

薛 峰 李峰峰 李永涛*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山东 滕州 277599)

颅内肿瘤可发于任何年龄,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通过将病灶切除来达到治疗目的[1]。但颅内肿瘤术后,往往容易发生高颅内压问题,引发患者脑血管调节中枢功能发生紊乱,必须及时用药进行降压。[2]本文主要以我科患者为依据,对泼尼松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高颅内压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60例行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8、12例,平均年龄(63.21±9.85)岁,其中胶质瘤、脑膜瘤以及淋巴瘤和转移瘤分别为11、10、8、1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6、14例,平均年龄(64.33±8.14)岁,其中胶质瘤、脑膜瘤以及淋巴瘤和转移瘤分别为10、10、9、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有可比性性(P>0.05)。

1.2 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250 mL静脉滴注,6~8小时/次,需治疗6~9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泼尼松,5~10毫克/次,3次/天,同样需治疗6~9 d。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压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对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0.0加以采用,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并使用t、χ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以P<0.05为准。

2 结 果

2.1 在颅内压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颅内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颅内压下降幅度方面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在颅内压下降幅度方面对比(±s)

组别 例数(n) 颅内压下降幅度(mm H2O)观察组 30 13.13±1.59对照组 30 9.05±1.12 t 8.40 P<0.05

2.2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对比

2.3 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低血钾症,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2例患者出现低血钾症,2例患者发生呕吐,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对比

3 讨 论

当前对于颅内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发生颅内压增高,以往多采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来缓解和减少颅内压增高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作为良好利尿剂,甘露醇不仅是良好的治疗肾药、脱水剂,而且有利于降低患者颅内压,在脑部疾患抢救中常用其液体制剂,具有降压快且疗效准确优点,对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有重要作用[3]。

不过,高颅内压患者容易并发呕吐,20%甘露醇应用到颅内肿瘤术后治疗中易引发患者低血钾症和恶心等不良反应。临床实践显示,将20%甘露醇与泼尼松联合起来治疗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高血压则可发挥更好效果。泼尼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促进患者毛细血管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降低,减少患者液体渗出,缓解患者水肿问题,从而降低患者颅内压,且不良反应较少,结合甘露醇良好的降低颅内压和脱水功效,则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高颅内压治疗有显著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泼尼松联合甘露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颅内压下降幅度上,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低血钾症,无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2例患者出现低血钾症,2例患者发生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对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给予泼尼松联合甘露醇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水平,而且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磊,赵元鹏,文锐.颅内肿瘤的诊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1):213.

[2] 朱永华,林少华,黄汉添.等颅内压的有效控制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意义[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9-10.

[3] 冯俊强,杨光,张立志.颅内压增高患者降低颅内压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54-55.

[4] 史光华.甘露醇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9):284-285.

猜你喜欢
甘露醇泼尼松幅度
合理用药科普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