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层医院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5-17 02:57孙红琴赵亚敏李秀英马良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夫妻关系基层医院产后

姜 燕 孙红琴 赵亚敏 李秀英 马良坤

(1 东阿县人民医院,山东 东阿 252200;2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000)

产后抑郁是产妇分娩后由于身体变化、社会角色转变等生理、心理多方面的影响所导致的抑郁症,以情感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产妇主要表现为紧张多疑、易激怒、焦虑、失眠和疲劳等,严重者可表现出自残和伤害孩子等行为举动。目前,随着二胎全面放开,生育高峰的来临,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作者结合其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拟探讨影响山东省某基层医院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早期预测和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在东阿县人民医院分娩且产后6周回门诊复查的产妇,总人数305例,入选185例。入选标准:①产妇充分知情同意;②产妇为足月(37周妊娠后)分娩;③产妇小学及小学以上受教育程度;④产后6周能回东阿县人民医院进行随访;⑤产妇年龄无限制;⑥产妇职业无限制。排除标准:①拒绝合作;②有精神病史;③有严重躯体疾病。

1.2 方法

1.2.1 产后6周门诊回访: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调查。EPDS总分≤12为阴性,≥13为阳性,即为产后抑郁。

1.2.2 问卷方式:问卷由产妇当场填写,并由专人监督,以保证质量。研究中分别按照产妇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分娩方式、有无镇痛、胎次、新生儿性别和夫妻关系进行分组,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所有产妇进行调查,统计符合条件的每组产妇其产后抑郁发生率,且组间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中所得数据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为差异,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185例产妇中EPDS得分≥13分的有25例,产后抑郁检出率为13.5%。

2.2 产后抑郁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产后抑郁发生率其发生未受到产妇年龄分布状况、产妇的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有无镇痛、胎次和婴儿性别的影响(P>0.05),而受到产妇家庭经济状况和夫妻关系方面的影响(P<0.05)。见表1。

表1 某基层医院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现代女性来说,妊娠和分娩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可引起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而产后通常被认为是妇女发生抑郁的高危阶段[1]。产后抑郁是指产褥期内发生的一系列抑郁症状,是产科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过程异常,是产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现有的研究报道可知,各地区产后抑郁发生率差异很大,国外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8.8%~40%[2],国内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6.5%~43.12%[3-4]。

产后抑郁可引起产妇神经功能衰退、睡眠障碍、内分泌紊乱、身体疲乏无力、情绪低落、易悲伤、易激怒等[5-6]。轻度的产后抑郁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经安慰和引导多数可以自行缓解。严重的产后抑郁其临床表现除一般抑郁症状外,还较多出现意识障碍,如果未及时治疗,有的严重产后抑郁可能发展为产后精神病[7],特别严重的产后抑郁产妇可能会出现自杀或携带孩子共同自杀等扩大性自杀的行为,这种产后抑郁患者必须经正规治疗才能缓解。产后抑郁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婴儿的健康发育、影响家庭和谐及幸福、且对社会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家庭和社会要充分重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有效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产后抑郁筛查量表有很多,其中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Beck 抑郁量表(BDI-Ⅱ)在国内外研究中心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作者采用EPDS对在东阿县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后6周门诊回访的符合入组条件的产妇进行抑郁量表测定。该量表共10个条目,涉及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付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等。每个条目分别有0、1、2、3分四级评分,总分30分。由产妇当场填写,专人负责监督,保证其质量,总分≥13分者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山东省某基层医院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3.5%。产后抑郁发生率其发生危险因素未受到产妇年龄分布状况、产妇的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有无镇痛、胎次和新生儿性别的影响(P>0.05),而受到产妇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和夫妻关系方面的影响(P<0.05)。

虽然现在的经济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还有部分家庭的收入水平比较低,较重的经济负担无疑会增加产妇的精神压力,进而导致了产后抑郁发生的发生。

此外有许多研究表明,支持系统被认为是一个与产后抑郁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8],支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夫妻关系。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后抑郁者对夫妻关系满意度低。国外也有研究证实这一点:产后抑郁的产妇较多抱怨丈夫和家庭支持不力,并对婚姻生活满意度比较低[9]。家庭成员尤其是产妇丈夫的理解和关怀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精神及心理压力[10-11],能鼓励产妇勇敢面对身体、心理的不适,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产妇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产妇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显著地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尤其是孕妇丈夫)的教育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尽力营造宽松温馨的生育环境,及时疏导产妇的不良情绪,努力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Logsdon MC,Mcbride AB,Brikimer JC.Social support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J].Resear Nur Heal,1994,17:457-499.

[2] Schardosim JM,Heldt E.Postpan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s:a systematic review [J].Rev Gaucha Enferm,2011,32(1):159-166.

[3] 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等.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4] 李风莲,张淑梅.西宁地区产妇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1):4572-4574.

[5] 朱春香.产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2):70-74.

[6] Ho CL,Chang LI,Wan KS.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partum adaptation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symptoms of first pregnancy mothers in Taiwan [J].Int J Psychiatry Med,2013,45(1):1-13.

[7] Chan SW,Levy V,Chung TK,et a1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a group of Hong Kong Chinese w omen diagnosed with posm at al depression[J] .J Adv Nurs,2002,39(6):571-579.

[8] O’Hara MW.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J].Br J Psychiatry,1986,43(6):569-573.

[9] Kumar R,Robson KM.A prospective study of emotional disorders in childbearing women [J].Br J Psychiatry,1984,144(1):35-47.

[10] 俞微,张红梅.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17-1318.

[11] Koutra K,Vassilaki M,Georgiou V,et al.Antenatal maternal mental health as determina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a population based mother-child cohort (Rhea Study) in Crete, Greece [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ic Epidemiol,2014,49(5):711-721.

猜你喜欢
夫妻关系基层医院产后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更适合要二胎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