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配合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探讨

2018-05-17 02: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情况

张 静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差,并且大多在腹部进行手术,术后脂肪液化、皮下出血等情况时常出现,进而有可能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切口感染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使住院时间大大延长,并且使住院费用明显增加,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本院将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62例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87例和75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19岁和77岁,中位年龄(48.98±7.98)岁;手术类型:胆道手术、骨科手术、阑尾炎手术、妇科手术、胃肠手术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5、39、33、28、17例。根据平行对照、临床开放的设计方法将上述患者按照手术日期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1例,其中手术日期尾数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参照组,尾数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上述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对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工作,入室时对患者的姓名、手术名称等进行仔细核对,术中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等;实验组患者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访视:首先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命体征以及疾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随机宣传、健康专栏、示范宣传教育、互联网教育、“一对一”床边教育与座谈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健康宣教,并说明手术注意事项,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对负面情绪导致的手术时间延长引起的感染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加强毛发处理、抗菌沐浴、皮肤消毒工作[2]。

1.2.2 加强手术室管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工作来让手术室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使护理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显著提高;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来对手术器械进行准备的摆放以及传递;对洗手质量进行严格的规范;穿戴手术服进入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对于被污染的纱布要及时进行更换,加强保暖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等抗菌药物。

1.2.3 术后预防:术后统一处理黏有患者血液、分泌物等的纱布,对地面污染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对于任何未污染的区域护理人员都不能接触,使用专用抹布蘸含氯消毒剂后对器械车和器械台进行清洗;术后结合患者的手术方式给予易消化、清淡、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加强手术切口的管理工作[3]。

1.3 疗效标准:术后如果患者的手术切口完全愈合,并且清洁、干燥,没有感染情况出现,则判定为甲级愈合;术后如果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切口处存在积液、硬结、红肿、皮肤坏死等炎性反应,则判定为乙级愈合;术后如果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不理想,切口化脓,并且需要敞开切口或进行切口引流,则判定为丙级愈合。对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或者切口分泌物涂片检查,并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来对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本文所有的数据采用EpiData 3.0平行双录入,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切口愈合和感染情况比较:参照组中切口愈合情况为甲级、乙级、丙级、切口感染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15例、24例和21例,切口感染率为25.93%;实验组中切口愈合情况为甲级、乙级、丙级、切口感染的患者人数分别为50例、16例、11例和4例,切口感染率为4.94%;因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25.93%)、20例(24.69%)、18例(22.22%)和22例(27.16%),则护理总满意度为72.84%;实验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人数分别为53例(65.43%)、12例(14.81%)、10例(12.35%)和6例(7.41%),则护理总满意度为92.59%;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手术器械、医务人员、手术时间、患者本身以及手术室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针对以上因素,给予患者术前访视、加强手术室管理以及术后预防等优势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对细菌源有效清除,将细菌进入切口的途径进行有效切断,从而能够达到使切口感染降低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手术室护理和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分别应用于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2例患者中,结果显示:就切口感染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4.94% vs. 25.93%);就切口愈合情况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59% vs. 72.84%),因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能够使切口感染情况大大降低,在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辛友红,李倩,安玉霞.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10-11.

[2] 翁莉娟,郑清华.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5021-5022.

[3] 潘丽莹,刘翠花,杨满芳,等.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28(7):199-200.

[4] 武喜红,赵红霞,祝永.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8):229-230.

猜你喜欢
手术室切口情况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