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护理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8-05-17 02:57王晶侠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偏瘫肩关节水肿

王晶侠 佟 瑶 荣 阳 荣根满

(1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康复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3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4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指脑卒中偏瘫患者患手突然疼痛浮肿及肩关节疼痛[1-2],进而导致手功能活动受限。持续发病可引起疼痛感增强,严重者可并发肌肉孪缩,是康复阻碍原因之一。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在临床越来越引起重视,临床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8±5.36)岁;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59±5.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治疗照顾。具体方法如下:①良肢位摆放:根据患者肢体不同Brunnstrom分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护理干预措施[3-4],在1期,患侧卧位时将患侧上肢前伸,与躯干的角度不得小于90°角,前臂旋后,手腕被动背伸,患侧肩胛骨前伸,使患侧肩胛骨内缘平靠于胸壁:健侧卧位时将患者的躯干保持与床面成90°角,偏瘫上肢由辅物支持在患者前面,上举约100°角;仰卧时在患侧肩胛骨下放一辅物,使其前伸,从而使患侧上肢处于抬高的位置。坐位时尽量保持躯干与地面垂直,将患肢放于前方搁上;在2期,康复治疗护理的重点是帮助患者学会控制痉挛并活动肩关节;在3期以后,康复治疗护理的重点是提高关节随意、独立主动运动的能力和提高关节活动的协调性,适当的进行患肢负重锻炼、重心转移锻炼和平衡训练等。②按摩疗法:以放松为主,不紧张,不憋气。运用推、扣、揉等手法,按摩偏瘫对侧的头部,接着采用中等强度按摩偏瘫侧的肢体,由上而下,由近端至远端,用推揉、按拿、摩擦、摇动、啪震等手法,平稳、轻柔、缓慢的按摩,以不引起肌肉痉挛为宜[5]。并配合针灸、理疗等辅助治疗。③心理疗法:根据患者具体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通过沟通让患者了解脑卒中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康复知识;鼓励患者对外倾诉;通过心情调整患者睡眠;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等,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治疗措施[6]。④避免患侧输液[7]。⑤运动训练。患侧上肢的功能训练程序是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主要包括肩关节的屈伸、内外展、内外旋,直臂上举前伸,肘关节的屈伸,腕、指关节的活动及背屈。辅助主动运动主要包括协助患者做手指的屈伸及手指精细功能的训练,腕关节的旋前旋后,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肘关节的屈曲与伸直,肩关节的内收与外展。被动运动和辅助主动运动均为2次/天,20分钟/次。主动运动主要包括对患手进行早期的负重训练,指导患者用患手或者用健手协助患手练习日常生活动作。主动运动2次/天,不少于30分钟/次,随着疾病的恢复逐渐增加。⑥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先把患手浸泡在冷水中3~5 min,然后再将患手浸泡在温热水中3~5 min,反复进行4~5次,以冷水开始,以工补农冷水结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手由远端向近端做挤压、揉进动作。

1.3 评价指标:用Barthr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患肢的疼痛及水肿程度采用目测模拟评分(VAS)法,疼痛分级:0=不痛;2=偶有轻微疼痛;4=疼痛频繁发作但是能忍受;6=疼痛频繁发作较重,但可忍受;8=疼痛持续难以忍受;10=剧痛不能触碰。水肿分级:0=无水肿;2=轻度;4=中度;6=严重水肿。关节活动度用拇指尖对掌的距离进行评定:0=对掌到小指基部;2=对掌到小指尖;4 =对掌到第4指尖;6=对掌到第3指尖;8=对掌到第2指尖;10=不能对掌。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值设为<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偏瘫肢体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早期康复治疗护理出院时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等四个方面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康复治疗护理前后ADL评分比较(±s)

表1 康复治疗护理前后ADL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Barthel指数 疼痛 水肿 关节活动度对照组 70 观察前 25.88±11.606.32±2.183.98±1.26 6.51±2.47观察后 43.15±11.985.64±1.963.23±1.30 5.15±2.31观察组 70 观察前 26.53±12.546.25±2.164.03±1.39 6.63±2.34观察后 53.92±13.232.43±1.671.25±1.14 4.01±1.65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临床护理,可促进一部分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而早期的康复治疗护理,可重组大脑对侧半球的代偿及功能,使患者患肢的残存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强调早期康复治疗护理的时间越早越好,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入院后即进行良肢位摆放,鼓励患者由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再加之按摩、心理、浸泡疗法相互配合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在康复治疗护理过程中,注意正确的肢体摆放体位,是预防肩手综合征,防止肩部肌肉痉挛,患手水肿,减轻疼痛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能有效防止肩关节损伤、减轻肢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对减轻肢体水肿有一定效果。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能够避免或减轻肩关节粘连。对关节进行合理的按摩,可以使肌肉松弛,减轻肌张力,有利于肩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冷热水交替浸泡法能舒缩血管,交替刺激交感神经,这样有利于消除水肿。心理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康复治疗护理的重要性,多方面配合,共同努力,给予更好地康复治疗护理照顾,提高患者提高康复治疗护理疗效[8]。

参考文献

[1] 慕容洋洋,矫美慧,江宁.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31-33.

[2] 杨薇.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早期干预[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68-69.

[3] 孙会成,荣阳,荣根满,等.脑卒中患者慢性康复治疗与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53-55.

[4] 方军,屠丽君.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不同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4):2270-2271.

[5] 王增凤,刘玲,欧阳泽亮,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37(12):31-32.

[6] 龙海科,吴曙粤.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99-100.

[7] 洪桂英,杨冰霞,林红专,等.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输液部位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1161-1162.

[8] 王红岩,荣根满,孙会成.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与进展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178-179.

猜你喜欢
偏瘫肩关节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