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整合课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18-05-17 02: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专科考试

罗 彬 周 源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重庆 401331)

近年来,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视,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各种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不断涌现。行为引导型教学强调“以教学对象为中心”,使教学对象经历“尝试行动”、“自觉行动”到“自发行动”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对象的行为能力[1]。本课题研究了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以及整合课程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运用,为临床医学专科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取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专科5班作为教学改革班,其中男生人数17人,女生人数27人,共44人。2013级临床医学专科5班也作为教改班,该教改班学生共50人,包括男生11人,女生39人。

1.2 方法

1.2.1 授课方法: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通过课程整合,整合形成一门新的课程即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在2012级专科5班开设该课程,并建立课程组,进行联合教学,共90学时,第二学期授课。该班学生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2013级教改班继续开设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课程,进行联合教学。同时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包括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2]。

1.2.2 考核方法:对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考核分为学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每项考试总分100分。

1.2.3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对呼吸系统整合课程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变化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对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兴趣、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方法。呼吸系统整合课程授课完成后2012级专科5班发放有效问卷44份,回收44份,2013级教改班发放有效问卷50份,回收50份。

1.3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检验水准а值取0.05。所有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

2 结 果

2.1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2013级教改班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后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显著高于2012级教改班(分别P<0.05,P<0.01),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见表1。

2.2 学生对整合课程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13级教改班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对呼吸系统整合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达到58.00%,显著高于未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2012级教改班(P<0.05);2013级教改班为了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的学生为64.00%,较2012级教改班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学生人数显著增多(P<0.01);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学习方法,2013级教改班学生中,联系实际理解掌握的有52.00%,较2012级教改班的20.45%显著增多(P<0.01),见表2。

表1 学生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成绩(±s)

表1 学生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成绩(±s)

组别 n 操作技能(分) 理论测试(分)2012级教改班 44 72.93±9.18 70.77±8.32 2013级教改班 50 82.35±8.24 76.86±7.44

3 讨 论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根本不同是这种教学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引导者,也是主持人[3-4]。行为引导型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根据行为引导型教学的教学理念,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产生了许多具体的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等。行为引导型教学往往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如一种临床疾病所涉及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正是基于此,我们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

20世纪50年代起,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开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改革[5-6],国内一些医学院校也结合自身的特点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7]。从2012年起,我校在临床医学专科班中开始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的教学改革,把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进行整合,具体包括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外科学、内科学等11门,整合形成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等9门新课程。在2013级临床医学专科教改班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同时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例如将肺炎的诊断与治疗作为一个项目,以肺炎临床病例为载体,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学生完整掌握肺炎所涉及的解剖知识、组织学内容、呼吸生理、病理知识、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内容。研究显示2013级教改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76.86±7.44)分,技能考试成绩为(82.35±8.24)分,2013级教改班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后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显著高于2012级教改班。

学生课程参与包括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等,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认知活动,情感参与是指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的对教师、同学、学习及学校的积极反应[8-9]。对于该课程,课程参与具体体现为对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兴趣、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关于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学习方法,2013级教改班学生中,联系实际理解掌握的有52.00%,较2012级教改班的20.45%显著增多;2013级教改班为了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的学生为64.00%,较2012级教改班学生人数显著增多;2013级教改班对呼吸系统整合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为58.00%,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用前比较显著提高。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学生在呼吸系统整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参与得到了提高,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0]。

表2 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课程参与情况

本研究显示在医学整合课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了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但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指导工作要恰当、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露,王亚南,林克松.高职新入职专业教师培训现状、需求及建议[J].职教论坛,2015(14):8-13.

[2] 朱芸,王翔飞,李鹏,等.行为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817-3818.

[3] 李东升,丁敬敏.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138-139.

[4] 高文洁.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4(11):131-132.

[5] Steinert Y,Naismith L,Mann K.Facul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designed to promote leadership in medical education.A BEME systematic review:BEME Guide No.19[J].Med Teach,2012,34(6):483-503.

[6] Hamso M,Ramsdell A,Balmer D,et al.Medical students as teachers at CoSMO, Columbia University's student-run clinic:a pilot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J].Med Teach,2012,34(3):189-197.

[7] 宋浩明,吕炜,许佳毅,等.“诊断技能课程群”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体系中的探索[J].重庆医学,2014,43(20):2680-2681.

[8] 乔浩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课程参与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9):70-72.

[9] 李素龙.以“情感参与”促进“认知参与”—提高中职生法律基础课堂参与的有效路径[J].新课程研究,2013(5):121-123.

[10] 秦宣云,李军英,郑建梅,等.融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高等数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5):95-96.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专科考试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跳过去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斯诗私塾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