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的调查分析

2018-05-17 02: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西药房差错门诊

孙 丽

(无棣县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1900)

门诊西药房是面向患者的重要服务部门,药品发放的安全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但是从当前国内各大医院的门诊药房管理现状来看,由于西药房工作事务繁多、任务繁重,在工作中难免存在药品名称发放错误、剂量错误、剂型错误等问题[2]。本文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药房管理和发放的资料,探讨门诊西药药房管理和发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药品管理和发放情况。目前我院门诊西药房中总计工作人员16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10名,占比分别为37.5%、62.5%。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0.2±5.3)岁。

1.2 方法:专门成立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调查和研究小组,统计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药品管理和发放错误事件,分析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引起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然后经过讨论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应用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差错问题: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门诊西药房共计出现药品发放错误88例,见表1,其中药品差错35例,占总数的39.8%;剂量差错32例,占总数的36.4%;剂量差错19例,占总数的21.6%;时效差错2例,占总数的2.3%。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药品差错和剂量差错占比最大,其中药品差错会直接影响到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导致患者治疗无效或存在生命健康危险。药品计量差错,剂量小可能对患者的疾病不会产生明显的疗效,不仅延缓病情,还浪费患者的宝贵时间;剂量大会直接给患者带来身心方面的伤害,尤其是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剂型差错若是不同剂型出现差错会让患者的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而药品的时效差错出现比例较小,很大原因是药品的有效期出现了问题,如库存时间长药物疗效失去,而患者在使用无效药品后不仅耽误治疗,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表1 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发放事件调查以及差错类型对比

2.2 差错原因:从以上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发放事件调查以及差错类型对比来看,我院出现药品发放差错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院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单人配发。三是个人疏忽大意。

3 结 论

西药房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是为患者提供药品服务的重要部门,担负着药品科学管理、发放管理等重要事务。本次研究调查显示,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门诊西药房共计出现药品发放错误88例,见表1,其中药品差错35例,占总数的39.8%;剂量差错32例,占总数的36.4%;剂量差错19例,占总数的21.6%;时效差错2例,占总数的2.3%。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药品差错和剂量差错占比最大,其中药品差错会直接影响到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导致患者治疗无效或存在生命健康危险。

导致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发放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医院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医院在药品管理制度欠缺,存在药品摆放缺乏规律、剂量填写不够规范、剂型描述不准确等。二是单人配发。担任配发的方式缺乏组织合作与监督管理,出现差错的概率较高。三是个人疏忽大意。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的工作繁多,内容复杂,但是医院在这方面分配的人力资源有限,很多人在繁重而复杂的高压工作下很难集中精力,个人责任意识较差,个人粗心大意的问题较多,从而导致药品发放错误问题较多。

药品管理中同样蕴藏众多风险因素,如用药指征不明、药品使用方法不当、数量错误、给药途径不当等,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3]。风险管理具有科学性和高效性,我国的各大医疗机构在转型和改革中陆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以减少医院医疗风险事故,提高医院管理水平[4]。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高效的药品风险管理策略来加强药品管理,减少药品安全事故。医院应该采用药品风险管理措施:首先,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对药品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已经存在的、潜在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进行逐一排查识别,全方位收集药品流通和使用中的各类数据,尽快辨别药品风险性信号,发现一切危险的、潜藏的、少见的药品使用风险事故,对用药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失做初步估算[5]。其次,风险评估。针对已经判明的风险因素做深入研究分析,估算这些已经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和导致损失的程度,评估医院对这类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最后做出系统的评估总结书。最后,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对已经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控制的过程,如建立药品安全用药预警系统、撤销药品上市权、购买药事经济商业保险等来尽可能降低风险、避免风险以及转移风险。如临床药品中有许多药品的种类、型号、包装存在相似处,药剂管理人员在管理药品时极易发生混淆,弄错药品的摆放位置。有些药剂师在调配药剂浓度和比例时时常出错,在填写标签名字和型号时也容易发生错误。首先,加强药品供应室的环境管理,做好病房消毒工作。其次,加强药品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第三,健全医院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药品风险管理的频次,扩大药品风险识别范围。在药品的摆放上要做到规范科学,推陈出新,定时检查药品使用有效期。

参考文献

[1] 郑伟.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7):244.

[2] 周丽华.关于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139-140.

[3] 吴剑姿.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的调查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3):220.

[4] 程芳.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27.

[5] 顾慧,陆路,张倩.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的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8):149.

猜你喜欢
西药房差错门诊
浅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调查及防范对策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门诊支付之变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