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

2018-05-17 02:16卢学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热毒脑炎病毒性

卢学红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

病毒性脑炎又被称为散发性脑炎[1],是一类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发病多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头痛、呕吐或是抽搐,严重者可危及到患儿生命,严重的影响到了患儿的健康。病毒性脑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目的主要是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所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2]。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儿。其中,实验组年龄6.2个月~11.5岁,平均年龄(4.1±1.2)岁;男27例,女23例。对照组年龄5.7个月~12.5岁,平均年龄(3.9±0.8)岁;男21例,女2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根据病情给与抗生素和激素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病毒唑(国药准字H34023781;山东鲁抗辰欣公司)10毫克/次的治疗,每天两次。实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50217;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毫克/次的治疗,每日1次。两组患儿的药物治疗周期均为7~10 d,剂量可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进行调整(用药原则保持一致),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包含患儿的头痛、发热情况、呕吐、抽搐以及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两组患儿在头痛、发热、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人数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n(%)]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在患儿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头痛、发热、抽搐、意识障碍病症消失时间上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 例数 头痛 发热 呕吐 抽搐 意识障碍对照组 50 5.8±2.0 4.5±2.7 3.1±1.8 4.4±2.8 4.7±2.8实验组 50 2.2±1.6 3.7±1.5 2.2±1.4 2.0±1.2 2.7±1.2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病毒性脑炎作为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患儿体内[3]。病毒性脑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种类与患儿体内的宿主反应相关联。发病期间,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当。若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儿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应及时治疗,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热毒宁,在治疗病毒性脑炎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免疫力低的患儿[4]。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疾病,临床效果尤为显著,是一种治疗毒性脑炎的新型药物。热毒宁不仅在病毒性脑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在预防或治疗免疫力有缺陷的患儿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例如艾滋病等。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时,传统的用药治疗方式主要是病毒唑与热毒宁。热毒宁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其药效通过血-脑屏障更容易进入患儿机体,发挥临床疗效。能有效的解决抗生素给患儿带来的耐药性缺陷,与病毒唑的用药机制相比更加广阔。

本次研究采用病毒唑与热毒宁的治疗方案,通过观察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疗效,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表现呕吐、人数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在头痛、发热、抽搐、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给予患儿热毒宁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孟慧琴.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125-126.

[2] 辛涛,张岚.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117.

[3] 崔亚,郑杰,张晓芳,等.短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加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57-58.

[4] 钟金苹.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探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6):153.

猜你喜欢
热毒脑炎病毒性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和青蒿干燥工艺过程的批放行标准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