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8-05-17 02:16刘立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胫骨经皮钢板

刘立才

(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正骨医院 骨科,辽宁 营口 115007)

胫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是由于受到轴向的压力或者是强烈的暴力所导致[1],如果骨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到膝关节的功能。临床中对胫骨骨折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是进行钢板内固定,该法适应证较为广泛,而且固定比较可靠,但是手术过程中切口较大,出血量较多,创伤性较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骨折的治疗观念持续刷新,采用微创技术来治疗四肢的长骨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微创钢板接骨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骨折的方法,本文对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到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包括25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不超过69岁,最小不低于29岁,平均年龄(46.7±3.4)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8~69岁,平均年龄(47.2±3.6)岁。导致患者受伤的原因有:42例患者是交通事故造成,23例患者是摔伤,21例患者是受到压砸造成的。对全部患者进行X线以及CT检查发现,有48例患者是左侧骨折,34例患者是右侧骨折,19例患者是胫骨上段发生骨折,31例患者的骨折位置在胫骨下段,34例患者是胫骨干发生骨折。两组患者在受伤位置,受伤原因能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在受伤的肢体大腿位置绑好止血带,在膝前正中位置或者是偏外侧做一个小切口,直到暴露出发生骨折的胫骨的关节面,将关节内的淤血以及骨碎片彻底的清除干净,恢复骨折后关节内部的平整,如果这时发现骨折有缺损可以使用人工骨进行填充,出现平台骨塌陷可以在直视下撬拔骨块来进行复位,并使用克氏钉进行临时的固定,当对骨折的复位比较满意以后选择相应的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术后在切口位置放负压引流管,之后对切口进行缝合以及加压包扎。术后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两天后去除引流管,进行膝关节的康复锻炼。

观察组利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患者仰卧,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利用气压止血带进行止血。将骨折断端作为中心位置,开一长4 cm左右的胫前切口,向外侧剥离骨膜,撬拨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如果患者的骨折断端不够稳定则使用螺钉固定。使用长玻璃器分离胫骨内侧面的骨膜深筋膜,同时构建软组织的隧道[2],随后,选取适合的钢板放置在骨膜的表面,位置准确后,取同样的钢板在体外并固定两钢板,选择好要进行固定的适宜的钉孔,并在钉孔之间做长1 cm的开口,利用导向器对皮肤进行保护后进行钻孔,攻丝以及螺钉的固定。固定可以靠后对开口冲洗并缝合,而后置引流用的橡皮条,继而缝合切口并进行加压包扎。手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两天可以适当的进行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功能恢复训练,9周左右可以下地进行负重行走锻炼。

1.3 观察指标:手术以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的状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依据HSS评分标准来评价膝关节的疼痛程度以及活动度和稳定性。HSS评分不低于85分科评为优,在70~84分之间评为良,在60~69分之间评为中,不超过59分则评价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疗效对比:对照组优良率为93.0%,观察组优良率为95.4%,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以后的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显著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和正位成角上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周) 正位成角(度)对照组 57.6±5.1 80.3±9.4 16.9±3.6 2.2±1.1观察组 56.8±5.8 41.3±8.7* 10.1±1.3* 2.3±1.3

3 讨 论

最近几年以来,医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微创被广泛应用,其应用在骨外科中体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传统类型的通过手术对骨折来进行治疗遵循AO原则,重在进行解剖的重建,并进行加压固定,同时辅助一些内固定的方法来保证骨折位置的稳定性[3]。生物学接骨技术遵循BO原则,重视对于软组织以及对骨折位置的供血进行保护,重点强调固定的有效性而不是绝对固定。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的核心是尽可能的防止直接的暴露出骨折端,能够保持住适当的稳定,不过分的注重对骨折端的加压或者进行骨干的解剖复位,但是要尽最大的可能来保护骨折端以及其四周的血液供应,尽可能的为软组织进行修复以及骨折部位的愈合提供一个优异的生物学环境[4],这种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也较适合,适应证较广。

治疗胫骨骨折的传统方式多为进行解剖钢板内固定,为了进行钢板内固定需开长切口,这可能会造成伤势的加重,增加患者的疼痛。对骨折进行的复位过程中要对软组织进行必要的保护,这已在临床实践中达成共识,利用微创技术来对胫骨骨折进行治疗,可以不必直接暴露骨折端,这极大的对骨碎片的活力进行了保护[5],同时选择恰当的钢板来固定,既能够提升固定的强度又防止直接用力,使骨折的愈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时只要切一小口就能够暴露出骨折的一端,就可以在直视下进行骨折的复位操作,效果要较手法复位更好。同时剥离骨膜外深筋膜可以将破坏胫骨以及其四周软组织的程度降到最低。

综上,对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快,有助于患者早期的康复训练,缩短患者彻底康复的时间,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章荣,梁建昕,郭九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41-42.

[2] 曹骏敏.经皮微创钢板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9):1625-1627.

[3] 冯彬,邵金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6):3-4.

[4] 安东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225-1226.

[5] 陈欣,潘月好.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1):2058-2059.

猜你喜欢
胫骨经皮钢板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