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5-17 02: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刘 峰

(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冠心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临床诊治不及时或者不恰当就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目前,随着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结构,其中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相当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1]。在临床当中对心血管疾病主要采取抗血小板治疗,也是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根据研究表明[2],对其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临床当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然而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良好,已经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的患者一共有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各63例。当中,研究组男44例,女19例。年龄在64~82岁,平均为(71.2±3.6)岁。病程在1~14年,平均为(7.2±1.5)年;对照组男45例,女18例。年龄在65~84岁,平均为(72.5±4.2)岁。病程在2~16年,平均为(8.1±1.9)年。126例患者全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同时全部知情同意参与本次实验研究。

1.2 临床方法:对所有患者采取常规临床剂量,其中包含有他汀类降脂药物、β受体阻断剂药物以及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物等相关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拜阿司匹林(拜耳)进行治疗,每次100 mg,每日1次,晨起空腹口服;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进行治疗,每次75 mg,每日1次,与拜阿司匹林一起晨起空腹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和以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CRP水平以及治疗效果情况。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80%,缺血性ST段改变恢复正常或恢复在0.1 mV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在50%~80%,缺血性ST段改变恢复0.05~0.1 mV;无效:没有达到以上标准[4]。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一共有63例,显效一共有33例,有效一共有24例,无效一共有6例,总体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患者一共有63例,显效一共有31例,有效一共有20例,无效一共12例,总体有效率为80.9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CRP水平情况对比: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为(43.3±24.1)%,血清CRP水平为(6.12±1.33)mg/L,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为(42.7±23.1)%,血清CRP水平为(6.07±1.26)mg/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CRP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为(29.8±13.2)%,血清CRP水平为(5.03±1.02)mg/L,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为(36.5±16.2)%,血清CRP水平为(5.57±1.14)mg/L,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CRP水平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CRP水平情况对比(±s)

注:b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血小板聚集率(%) 血清CRP水平(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3 43.3±24.1 29.8±13.2 6.12±1.33 5.03±1.02b对照组 63 42.7±23.1 36.5±16.2 6.07±1.26 5.57±1.14

3 讨 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其中老年冠心病的患者日益增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对冠心病主要采取抗血小板进行治疗,然而因为老年患者各项脏腑器官和功能日益衰退,药物耐受程度突然下降,非常容易造成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因此,在对老年患者治疗过程当中一定要对药效以及出血风险给予全面考虑[5]。

根据研究表明[6],阿司匹林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经常应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血小板抑制剂,也可以取得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然而采取这种药物治疗以后,老年患者极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进而造成抗血小板治疗达不到一个预期的效果,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比较差。所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阿司匹林的难度相对比较大,所以,采取合理、有效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全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并在各大医院应用较为广泛,其活性代谢产物能够选择新的与ADP受体相结合,进而有效阻断二磷酸腺苷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进而对血小板聚集给予有效抑制。根据研究表明[7],氯吡格雷可以使发生动脉硬化的概率明显降低,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心梗、血管性死亡以及脑卒中等。根据研究表明[8],氯吡格雷不但能够通过二磷酸腺苷途径对血小板聚集给予有效抑制以外,其另外一个作用机制就是还可以有效阻断由释放的二磷酸腺苷造成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大增加,对其他相关激动剂造成的血小板聚集给予有效抑制,因此,可以加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起到一个协同的作用,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对血小板活化以及聚集给予有效抑制,进而可以有效预防血栓产生或者进一步扩展。氯吡格雷不会对ADP的活性造成影响,所以,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少,只是有一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以后也许会出现腹部疼痛、便秘以及胃炎等相关不良反应,然而在停止服用或调整药物剂量以后完全消失。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CRP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共同治疗,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英姿,蒋跃绒.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44-45.

[2] 李开亮,司全金,张帷.氯毗格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8):1529-1531.

[3] 吴晓琴,牟爱敏.阿司匹林与氯毗格需治疗老年冠心病98例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46-48.

[4] 黄荣华,马爱霞,李洪超.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需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cta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13,30(2):100-106.

[5] 王鑫,洪乐凤,潘克勤,等.老年冠心病应用不同种类抗血小板药物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5,16(7):984-985.

[6] 陈韵宇,洪泽文.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氯毗格需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的安全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5,17(16):61-62.

[7] 任军,蒋超旦,蒋建东.老年患者冠脉支架术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需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医药前沿,2015,5(18):89-90.

[8] 顾晴,陈纪林,陈曦.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需抑制兔粥样硬化主动脉基质金属蛋自酶I的表达[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7):577-580.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