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的观察

2018-05-17 02:16王富德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尿液合格标本

王富德

(庄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庄河 116400)

常规性尿液检查是临床普遍性的检查项目,操作简单,且不会增加患者检查期间的不适感,检查结果能够体现患者身体相关部位的病理特征[1]。但是,尿液常规检验中涉及到的样本量相对较大,加上中间环节相对较多,增加了外源性物质的入侵情况,并直接影响最终的检验效果[2]。我院对尿液常规检验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在降低检验样本不合格率方面价值突出。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同期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比分析前质量控制与非控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均为尿液常规检验,样本选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总计120例(120份)。以1∶1分组比例,将120例患者以及体检人员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32岁,年龄最大68岁,年龄均值(46.20±6.10)岁。参照组:60例,男性、女性各30例;年龄最小35岁,年龄最大70岁,年龄均值(46.70±6.60)岁。实验组、参照组尿液常规检验人员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组:尿液常规检验。检验工作开始前,需要做好相关仪器消毒工作,并由专人完成仪器以及参数情况检查,保证检验室内环境卫生。实验组: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①叮嘱患者、家属尿液留取样本的发放、时间、注意事项,强化其取样知识认知情况,利于取样期间样本质量控制。②对尿液样本的采集、运动以及交接等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规范填写申请单,综合检测要求像患者强调不同检验器具的注意事项,对已经发现的不合格样本退回处理。③标本收集后即刻送检,2 h内完成检验,对于2 h内无法完成的检验样本需要以甲醛进行防腐处理。另外,检验期间正常尿液呈现黄色/琥珀色以及透明状态,有病理性尿液的患者一般尿液颜色为黄色、红色以及绿色,所以综合尿液异常表现进行相关样本的特殊标识。④对从事检验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性培训,培训除专业检验知识普及外,还需强调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1.3 观察指标:记录实验对象尿液常规检验中样本不合格率以及具体样本不合格原因。

1.4 样本不合格原因评定标准[3]:①样本污染:样本有经血、白带、烟灰等污染情况。②样本量不足:采集样本量<15 mL。③采集时间不宜:采集的样本是在过度饮水、强烈运动以及服用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食物之后。④容器选择不当:选择的容器太小、非良好可视性且存在异物,导致样本发生化学反应。⑤样本无标记:采集的样本未做标签、标记,无相关化验单凭证。⑥检查超时:采集的样本>2 h送检,送检后标本冷藏时间>6 h。

1.5 统计学方法:120份采集样本实验结果以SPSS19.0软件计算。样本不合格率占比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指标结果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20例实验对象的120份尿液标本检验结果以及不合格原因情况见表1。实验组60份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占1.66%(1/60),参照组60份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占15%(9/60)。参照组实验对象尿液常规检验样本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经统计学计算,χ2=6.9818,P=0.0082。另外,从实验对象尿液样本不合格原因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标本量不足、检查单不完善、标签错误、样本污染、容器异常、送检超时。

表1 实验对象组间尿液标本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情况对比[n(%),n=120]

3 讨 论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的项目代表,可以用于肾脏病变、全身性病变、糖尿病、血液病以及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也能够反应疾病治疗效果、预后[4]。世界标准化组织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强化常规尿液检查的质量管理,明确了尿液检查的具体步骤、尿液样品收集工作的注意事项等,但是尿液常规检查期间标本不合格问题仍频繁发生。具体分析尿液样本采集到送检、完成送检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医师、护士、患者等诸多人员,所以增加了人为导致的样本不合格情况。有资料指出,尿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以及护士采集问题,包括尿液标本采集不合理、标本放置时间不当、患者服用特殊药物以及特殊饮食等[5]。例如,患者尿液常规检查前服用了青霉素、饮用了过量的碳酸饮品等,均会直接影响样本准确性。分析前质量控制针对尿液标本采集至检验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提前预防,通过普及样本采集期间患者注意事项、护士采集样本规定、送检后规定以及医护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强化,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的了解尿液标本采集中的注意事项并更加积极的配合,并在提高检验人员素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规范操作,建立了尿液检查时的质量控制基础。

此次就两组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实验对象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以及未控制的最终样本不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研究对象样本不合格率1.66%明显低于参照组15%,进统计学计算P<0.05。从影响样本合格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采集标本量、检查单、样本污染以及送检等因素。由此说明,进行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提高样本合格率的关键,也是临床工作开展的有效参考。

综上所述,针对尿液常规检验工作中影响样本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预防,可以提高样本合格率,并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具有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 戴泓厚.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48-149.

[2] 李长殷.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375.

[3] 方芳.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497-498.

[4] 李娜,王凤华,郭静,等.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6):22,29.

[5] 王晓燕.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与检验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1):8033,8035.

猜你喜欢
尿液合格标本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尿液是健康的“放大镜”
跟踪导练(三)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