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8-05-17 02:16张荣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肝门参麦自由基

张荣华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北 武汉 430300)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属于常见病症,其能够诱发肝叶切除、肝移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等疾病。有研究提出中药对缺血的肝脏起到保护作用[1]。为了探究参麦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本文对我院88例接受肝切除手术患者予以临床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的88例患者,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其中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1±7.3)岁;肝门阻断平均时间为(15.3±3.0)。对照组44例,其中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4.1±6.7)岁;肝阻断平均时间为(17.5±2.3)min。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且知情同意,其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在阻断肝门前30 min,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盐水250 mL进行静脉滴注,严格控制速度,保持在30 min内结束。观察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加入5%葡萄注射液25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两组分别持续静脉至术后第3天,

1.3 观察指标:观察分析两组肝门阻断前、肝门开放后24 h和48 h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变化情况;观察两组肝门阻断前与肝门开放后60 min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变化情况。临床上收集5 mL静脉血,使用AU-600生化分析仪对ALT、AST记LDH进行检测。取大小为0.5 cm×0.5 cm的肝脏边缘组织置于-80°液氮中进行保存,取上清,依照由广州展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试剂盒对MPO、SOD及MDA进行检测,严格遵照说明书操作[2]。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比较以t检验方法验证。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变化情况:治疗后,观察组各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ALT、AST及LDH变化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ALT、AST及LDH变化情况(±s)

组别(n=例数) LDH ALT AST观察组(n=44) 阻断前 155±33.0 23.1±3.7 35.3±5.5对照组(n=44) 123±42.5 28.5±5.0 42.5±3.5观察组(n=44) 术后24 h 693.3±91.5 411.5±54.3 623.1±72.7对照组(n=44) 1121.7±122.7 645.5±78.0 42.5±3.5观察组(n=44) 术后48 h 428.5±75.3 211.3±52.7 413.5±62.1对照组(n=44) 847±87.1 427.3±35.7 631.0±83.0

2.2 观察两组肝门阻断前与肝门开放后60 min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变化情况:治疗后,观察组各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MPO、SOD及MDA变化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MPO、SOD及MDA变化情况(±s)

组别(n=例数) MDA(μmol/g)SOD(IU/L)MPO(ng/mg)观察组(n=44) 阻断前 18.0±4.7 243.7±51.0118.5±21.7对照组(n=44) 23.5±7.0 209.1±31.5 134.7±34.3观察组(n=44)阻断后60 min 47.0±17.3 167.3±30.1 257.3±45.7对照组(n=44) 89.0±23.5 91.1±27.3 380.7±54.7

3 讨 论

临床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两个组成部分,前者好发于再灌注后3~6 h,后者好发于再灌注后18~24 h[3]。在医学领域中的多个研究学者表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和氧自由基损伤、内毒素、微循环障碍等多种因素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近些年来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药可以对肝脏缺血现象从多层次、多靶点进行保护,从而起到改善微环境、清除氧自由基等功效[4]。参麦注射液提取于传统中药人参和麦冬,通过动物研究得出其存在抗自由基损伤、改善肝脏微循环等作用,进而保护肝脏。当患者肝脏处于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PMN)聚集而导致肝脏微血管循环障碍,而被激活的PMN通过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的作用下游离到血管壁外至肝组织内,并逐渐释放多种酶、过氧化物而造成肝损伤。肝功能损伤程度和PMN肝内聚集呈正相关,同时肝脏组织MPO活性和PMN计数存在联系,故其可以作为评价PMN在肝脏组织聚集情况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发现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肝组织MPO增高,表明PMN聚集会诱发术后患者肝脏酶学发生异常变化,同时观察组术后MPO检测值低于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参麦可有有效抑制PMN聚集。在缺血期,由于肝细胞缺氧而导致各种氧自由基生成,进而导致肝细胞ATP合成减少而出现一系列肝损伤连锁反应和病理生理改变。其中SOD属于细胞内的抗氧化酶和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反映抗氧化能力;MDA属于膜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物,能够间接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缺血再灌注后60 min MDA、SO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参麦对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与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观察组在肝脏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的血清酶学改变情况较较对照组轻微,说明术后持续使用使用参麦至术后第3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对肝脏缺血再灌注亚急性损伤。总之,参麦注射液对肝脏再灌注损伤患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明华,施可庆,张春红,等.参麦注射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93-3995.

[2] 王连心,程豪,谢雁鸣,等.基于倾向性评分的不同疗程使用参麦注射液肝肾功能变化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53-3059.

[3] 宋秀海,刘洪梅,汪长珍,等.参麦注射液治疗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2):109-110.

[4] 刘仁贵,杨继武,秦燕,等.参麦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肝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3):205-208.

猜你喜欢
肝门参麦自由基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自制新型腹腔镜肝门阻断设备在腹腔镜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