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8-05-17 02:16孙玉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普外科循证护理人员

孙玉香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肥城 271600)

临床医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循证医学的推动型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循证医学系统的分支内容,循证护理其实也是实证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操作模式[1]。此种护理操作依据护理计划实施,可保证护理内容的全面性、针对性[2]。实践表明,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本文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我院普外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2例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患者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为(54.6±7.9)岁。其中胆结石18例,急性胆囊炎6例,急慢性阑尾炎10例,肠穿孔14例,胃癌3例。局部麻醉手术78例,全部麻醉24例。观察组51例,男31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53.9±59.4)岁。其中胆结石19例,急性胆囊炎5例,急慢性阑尾炎9例,肠穿孔14例,胃癌4例。局部麻醉手术76例,全部麻醉26例。对照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与循证护理模式。循证护理需经过讨论的方式来确定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查找文献,解决护理问题,以此来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具体操作如下:①循证问题的确定。依据临床传统的护理操作形式,经讨论来确定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并做好手术准备,提出患者心理状态与疼痛、术后并发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相关问题。②收集资料。根据讨论提出的具体问题来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在查找文献资料的时候,需使用“普外科、护理、心理、并发症、疼痛、饮食”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将搜索的资料与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以便能够更好的提供临床护理服务[3]。③护理程序的实施。在临床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根据收集的文献资料提供具体的护理服务。首先,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前以避免采用传统的剃毛备皮方法。护理人员在术前1晚对患者手术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处理。将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的毛发剪去。采用这样的护理方法可减少患者不适感,还能够减轻护理工作量,降低交叉感染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可改变传统术前禁食禁饮的方式。为预防患者手术操作期间出现血容量减少与低血糖的情况,可在术前2 h让患者口服10%葡萄糖500 mL。其次,心理护理。在提供循证护理服务的时候,心理护理同样不可缺少。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向其详细说明患者的疾病类型,并普及基础性知识。指导患者与家属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提供临床护理措施的时候,护理人员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如患者表现出焦虑、忧郁等情况,可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再次,疼痛护理。手术是普外科患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多听积极、欢快的音乐。同时利用深呼吸与放松训练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减轻术后疼痛。最后,防治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而提供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进行细菌培养,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估患者感染状况。如发现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应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早期进行治疗。另外,还应进行日常生活与饮食指导护理。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患者术后1 d便可适度下床活动[4]。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手术切口恢复,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日常饮食注意共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术后第1天以流质性食物为主,术后可进食半流质性食物。早期阶段依据胃肠状况进食少量食物,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与均数均采用标准差(±s)的形式,经t检验后,如P<0.05表明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6%,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无为90.2%,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情改善、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表明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n(%)]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护理方法相对比,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操作。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娴熟与护理理论学科的完善,循证护理将朝着临床护理发展趋势。依据可靠的科学根据,改变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逐步体现出的新型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的展开,需要以现有的理论科学作为实践的基础,以此才可制定出规范、科学化的护理计划,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计划[5],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普外科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时候,同时给予循证护理服务,对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知识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娜,刘雨佳,韦旭楠,等.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5(29):3664-3665.

[2] 林杰,刘扬,杨丽霞,等.循证护理用于血管外科介入手术中的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6,16(B06):1868-1869.

[3] 肖玲,王晓凤,王焰,等.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605-606.

[4] 沈月红,徐建鸣,张新萍,等.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循证护理标准在外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1):95-97.

[5] 徐晓娟,黄潇湘.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8):58-61.

猜你喜欢
普外科循证护理人员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循证护理》稿约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