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外来务工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知识认知现状分析△

2018-05-17 09:34吴文英周凯云张佑雄黄逸芳肖丽青钱定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误服昆山市务工人员

吴文英,周凯云,张佑雄,黄逸芳,肖丽青,钱定金,张 英

(1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小儿外科;2护理部;3江苏省昆山市珠江学校,江苏 昆山 215300)

意外伤害是儿童的第一大健康“杀手”,约占总死亡的26%,且这个数字仍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1]。意外伤害不仅严重地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生命,给儿童及其家庭带来身心痛苦,并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有交通事故、跌落、烧伤、溺水、药品误服等。研究人员指出,90%的意外伤害可通过有效的干预加以预防[2]。江苏省昆山市工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众多,提高外来务工父母的安全意识迫在眉睫。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10月,在昆山市各小学中随机抽取10所进行调查。每所小学均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在各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共选取1 000名外来务工学生家长及100名本地学生家长参加调查。

l.2 调查方法

采用“昆山市儿童意外伤害家长认知调查问卷”,调查员将调查问卷分发给学生家长并交代相关填表事项,问卷由家长带回家中填写,次日班主任负责收回,统一交至校长办公室,由科研人员上门回收。调查内容包含6~12岁儿童主要发生的意外伤害,跌落、溺水、交通事故和药品误服的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

1.3 资料分析与整理

采用Excel工作表录入调查问卷内容,2人同时录入并进行数据核对校正。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包分析数据。

2 调查结果

2.1 一般情况

针对外来务工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有效回收986份,有效回收率98.6%。针对本地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两组家长的学历水平有显著差异,其他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表1)。

表1 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一般情况比较

2.2 意外伤害知晓情况

本项调研内容共23项,每题答对记1分,答错记0分,共23分。外来务工组的总平均分为11.6分。其中,跌落认知3.2分(共6分);溺水认知2.0分(共5分);交通事故认知3.1分(共5分),药品误服认知3.3分(共7分)。而本地组的总平均分为14.4分。其中,跌落4.0分;溺水2.7分;交通事故3.3分,药品误服4.4分。

2.2.1 跌落。跌落是0~14岁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儿童意外跌落最危险的因素是家长看护不力(如看护者边做家务边看孩子,隔代照顾等)。预防运动跌落的原因包括:运动前检查场地、器械及热身。预防儿童高处坠落的措施有:安装护栏、锁窗、安装限制开窗大小的装置及移除窗边的桌椅和攀爬物品。预防家具倒落的措施有:家具固定稳妥、不将物品置于其顶部。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跌落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2。

表2 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跌落知识的认知情况

2.2.2 溺水。预防溺水最重要的方法是提高看护质量,而非教孩子游泳或戴游泳圈等。溺水过程特点是:儿童溺水后2分钟会失去意识,且溺水过程是短暂无声的,无法大声呼救。防范游泳溺水的要点:与儿童保持伸手可及的距离且始终在视线范围内,同时穿戴救生圈、救生衣及远离泳池排水口。家中防范溺水的措施有:儿童在有水的浴缸、马桶边上时家长须时刻看护,使用完应及时排空水,使用完要关闭马桶盖。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溺水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3。

表3 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溺水知识的认知情况

2.2.3 交通事故。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低龄儿童(<10岁)过马路必须有成人陪伴或带领。现行国家标准则规定,电动自行车设计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整车重量不得大于40公斤。带孩子骑电动车时应注意:无论何时都不能逆行骑车,家长和孩子均须佩戴头盔,雨天或雾天时须给孩子佩戴颜色醒目的雨衣。家长应教育孩子不在马路上、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玩耍,不横穿马路,不在道路上扒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交通事故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4。

2.2.4 药品误服。用饮料瓶装清洁剂或其他化学液体是不安全的。应使用儿童安全瓶盖存放药物。儿童用药应根据说明书或医嘱定量服用。家长不应在孩子面前服用药物。当孩子服药后不适需要就医时,家长应带上药品和包装。当儿童误服药物后应立刻催吐,而非先送至医院。家长应有意识的把药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药品误服知识的知晓情况见表5。

3 讨论

儿童意外伤害是常见的公共问题,其致残、致死率高,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3]。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与周围事物的接触逐渐增多,但其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却仍然不足。因此,提高外来务工家长的监护知识和意识,对避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数据表明,昆山经济的高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常住人口已占常住人口总数的55.13%。有调查表明[4],外来务工人员多为有家庭重任的已婚人群,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收入的主心骨,外出务工的目的就是改善家庭生活,子女随他们来到昆山,入学读书。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一半以上(57.9%),大专及以上学历不足5%。而本地家长的教育程度显著优于外来人员。再加上平时工作辛苦,外来务工人员更容易忽视对子女意外伤害方面的关注及教育。本次研究中,外来务工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知识总的平均得分仅为11.6分,刚刚过半(11.6/23,50.4%),本地家长的平均分为14.4分,且外地务工组中各个单项得分也普遍低于本地组。

表4 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交通事故知识的认知情况 [n(%)]

表5 昆山市外来务工及本地家长对药品误服知识的知晓情况 [n(%)]

跌落是儿童意外伤害最常见类型[5],家长应认真学习这方面知识,才可能有效防范跌落事件的发生。本项调研结果中知晓跌落是儿童最易发生的意外伤害的外来务工家长尚不足一半(40.8%),而预防儿童高处坠落的措施,如安装护栏、锁窗、安装限制开窗大小的装置及移除窗边的桌椅和攀爬物品,知晓率更低,仅为30.6%,说明外来务工家长对跌落的危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还显示,看护不力是儿童意外跌落最危险的因素,知晓率仅为44.1%。先前的研究发现,虽然旁边有人看护,但仍有很多孩子发生跌落[6]。这充分说明看护者在跌落方面的防范意识不足,看护质量差,因此相关知识亟待加强。

溺水也是我国儿童及青少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7]。本次调查研究中,有关儿童溺水特点,即溺水后2分钟失去意识,溺水过程是短暂无声的,无法大声呼救,此项仅有8.3%的外来务工家长答对,这极有可能耽误溺水儿童的救援。在预防游泳溺水和家中溺水的措施方面,外来务工家长知晓率均不足40%。虽然教会孩子游泳很重要,但在游泳场和家中戏水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果没有足够的看护,即使会游泳也同样可能发生溺水事故。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提高看护质量。

据2006~2013年中国伤害监测系统显示,儿童交通伤害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高居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原因的第二位,其中65.4%的伤害发生在驾乘交通工具时,中学高年级男生和学龄前男童是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重点人群[8]。本研究发现,仅15.1%的外来务工家长知道国家规定电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而带孩子骑电动车时,不少家长存在逆行、不佩戴头盔、雨雾天时不给孩子佩戴颜色醒目的雨衣等情况。因此,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问题不容忽视,应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误服药物也是儿童意外伤害常见的类型之一。此次调查发现,外来务工家长对药品的存放、服药后不适就医时带上包装以及误服药后应及时催吐等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尚不足50%,亟需加强相关知识,才能有效避免误服药物对儿童的伤害。

本调研显示,昆山市外来务工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看护质量亟待提高,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相关薄弱环节的宣传教育,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四云,胡 明,常 艳,等.中国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1(5):527-533.

[2] 何人可,张 雪,李星宇,等.2004-2015年北京市儿童意外伤害的系统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2):1292-1295.

[3] 李 丹.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7(18):3672-3673.

[4] 黄洁纯.昆山外来务工人员现状及心理透视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6):57-59.

[5] 刘 熹,张晓燕,彭 中,等.成都市儿童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7):550-552.

[6] 刘慧燕,林穗方,蒋 琳,等.广州市0-6岁儿童跌落伤害特征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5):7-8,14.

[7] 朱银潮,李辉,黄亚琴,等.宁波市外来儿童溺水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4):354-357.

[8] 叶鹏鹏,邓 晓,高 欣,等.2006-2013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中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变化趋势及现况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7-11.

猜你喜欢
误服昆山市务工人员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活动掠影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在学校误服化学试剂,究竟谁的错?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误服药物不少见 积极自救与互救
未成年人社会体验——昆山市急救技能培训基地
90例儿童误服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