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州市空港商务中心产城一体化

2018-05-17 02:08张嘉龙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产城办公商业

张嘉龙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10)

1 引言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与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逐步引导房地产和城市转型,避免城市开发走土地财政的传统房地产模式,从而导致用地开发日趋紧张。传统房企亦开始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从“房地产开发商”转型为“城市综合运营商”。

产城一体化是把城镇的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筑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这是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对于面临转型的地产行业也是一种广阔的出路。

2 项目设计

空港商务中心是绿地集团与广州市空港委合作的城市区域办公项目,项目依托白云国际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利用紧邻机场客运出口的优势,开拓商务办公区,集甲级写字楼、Loft办公、Soho办公、服务室公寓、酒店与商业为一体,同时结合智能办公系统等先进办公方式,促进区域的蓬勃发展,是典型的产城一体化项目。笔者通过展示相关设计成果,为设计同业提供参考。

2.1 项目背景

本项目所在的空港经济区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国家航空产业城,并将发展泛航总部经济、航空信息技术、泛港跨境贸易三大产业,打造珠三角国际航空大都市枢纽门户,定位为“航空总部经济产业园”。

本工程借此优势,着力创建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群体和城市广场空间,使之既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又有鲜明个体形象;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力求在满足各项规划条件的基地上,创造出同时适宜城市轮廓线,以及引领未来生活、文化和时尚的地标性场所及建筑,空港经济区拓展出一个商务办公新维度,将成为产城一体化商业地产的新标杆。

2.2 布局规划

项目旨在营造一个与活力新区对话的生态聚落,发展一个内向型的办公环境,打造一个外向型的商业布局以及创造一个开放型的城市空间。项目将创建一种集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环境,并将生态自然引入项目内部多个层级。

项目用清晰规整的点式建筑围合用地的边界,利用建筑间园落进行打开处理,既把城市绿化带与场地中间围合的内院景观相联系,给内部商业带来更多的人气。这种空间布局同时也屏蔽了道路边界高速公路带来的噪声影响,同时在相对嘈杂的外部环境中营造一个内向型的办公园区。

2.3 设计策略

图1 总体鸟瞰

2.3.1 内街连廊系统

南方气候多雨酷热,连廊作为首层商业、办公入口、企业展示等功能的重要联系系统,提供链接、便捷、舒适的架空空间,打造人性化尺度的高品质步行环境,同时也形成为可在绿化庭院四周活动的界面,使人们在享受绿意盎然的景观同时,促进交流活动的发生,凸显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2.3.2 多层级绿化系统

为了实现人的有效聚集,项目通过产业集群的设施,为不同企业建立交流和互动空间,打破他们之间的壁垒,使区域产生联系。从设计的角度,项目打破高层加裙楼这种传统构筑方式,将地下层和空间层形成平台,模糊裙楼、地下以及地上的界限,营造许多人在一起的社群和社区。而这种以聚集人为目的的空间可以延伸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或发展轴线,从纵向和横向渗透到每个建筑单体中。从而形成一个产业与规划融合发展、完整共生的有机聚集体。

不同于传统CBD点式或带式绿化,项目将充分利用建筑之间的围合空间,打造花园式办公组团。项目结合城市绿化,塑造绿化体系,形成多重绿化景观,主要有城市绿化带、中心景观、组团景观、庭院景观、连廊景观等,使基地具备组团化和区域化生态绿地公园。

图2 多层级绿化系统:半围合庭院+首层连廊+空中花园

2.3.3 建立互通互联的信息平台

项目结合项目开发商的智慧办公系统,基于IT技术平台,向原有的建筑产品属性注入服务的特质,实现房地产产品硬件与软性服务的融合。作为新兴智能办公产品,项目从终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点,针对公司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成长扶持服务。从最底层的数据库系统,到企业OA;从日常办公到出差会晤,通过结合线上智慧办公平台,打造一站式的办公资源中心,另外为企业间的社交互动提供信息交互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真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智慧办公作为互联网线上载体,通过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和APP,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安装后,便捷访问线上平台,进行办公、消费等各项服务。例如办理办公事项、预订会议室、联系物业,或者查询周边商业及酒店信息。在个人服务中,凭条也提供更加细致的O2O服务,可以通过它完成洗车预约、周边商业查询,以及本地商户预约购买等各项行为,以智能化的方式,为入驻企业员工提供便捷、优质、全面的配套服务。

集成了办公物业的所有商业和服务功能,将城市公共服务与地产增值服务对接,将线上与线下对接,将个人、企业与商户对接。让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办公一族,都能享受到智慧办公带来的便捷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

2.3.4 建筑设计

建筑整体形象简洁高雅,极具现代感。墙体大面积采用竖向划分的玻璃幕墙,通过与空中平台的有机结合,加强相邻地块的延续性,并通过横竖线条的对比强化建筑的体块关系,最终达到整个项目的整体性。

首层采用高透光率的玻璃幕墙,利于展示商品和增加商业氛围,对空间也有一定的延伸效果。二层以上的立面选用反射率比较高的玻璃幕墙加银色金属杆件,很好地塑造建筑的体量感。因项目用地临近机场,建筑受限高影响,故而采用笔直的线条增加建筑的挺拔感与现代感。

低区办公空间整体形态采用退台处理,弱化人视感觉上的压迫。在低层视线上,拥有飘檐、连廊、雨篷等韵律各异的横向建筑细节,再以大量绿化点缀,营造出体现人文要求的新型产业社区。

幕墙设计结合泛光设计,在夜间更加强调建筑的体量感和幕墙本身的肌理,泛光再通过电脑控制,根据需要营造不同场景的氛围。建筑内部空间通透无遮挡,采光及通风良好,各主要功能相对独立,联系密切。商业和办公均单独设有对外出入口,在使用上既便利联系也可相对保持独立。

3 结束语

产城一体化的系统性很强,包括了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每个环节都需要统筹兼顾,同时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促使产城空间和功能融合,实现集约、多元、生态的园区,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承志.“产城一体”新型城镇化与商业发展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4(5).

[2]王彩霞.高铁新城站点开发与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以洪泽高铁新城为例.住宅科技,2017,37(9).

猜你喜欢
产城办公商业
丘海雄 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擎动下一个产业风口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