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高寒阴湿区蚕豆引种试验初报

2018-05-18 05:50马秋叶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庄浪县蚕豆减产

马秋叶

(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庄浪县为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北纬35°03′23″~35°28′26″。海拔 1 400~2 857 m,年均降水量547.8 mm,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2.6倍,年均气温7.9℃,无霜期142 d,≥10℃活动积温2 208.8~2 903.7℃,是甘肃省东部主要旱作农业区。蚕豆是庄浪县高寒阴湿区优势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郑河、永宁、通化、韩店、杨河等关山高寒阴湿区,常年播种面积1 100 hm2左右,是当地群众增产增收的第二大产业[1-5]。但由于品种更新缓慢,高产优质品种引进少,致使产量低,经济收入不高。笔者于2017年引进了6个蚕豆新品种进行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共7个,其中青蚕12号、青蚕13号、青蚕14号、青蚕15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提供,苏蚕03010由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临蚕7号、临蚕6号(CK)由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提供。供试地膜为120 cm×0.01 mm的农用黑色地膜,由甘肃省天水塑料厂生产。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 46%),由甘肃省刘家峡化工厂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P2O514%),由甘肃省白银磷盐化工厂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7年在庄浪县郑河乡庙川村进行。位于庄浪县东部的关山高寒阴湿区,海拔2 020 m。试验地为旱地梯田,肥力均匀,地力中等,黑麻土。试验随机区组设计,每品种1小区,3次重复,小区面积4.4 m2(2.0 m×2.2 m)。于3月13日结合整地施入优质农家肥37 500 kg/hm2、尿素225 kg/hm2(底施 150 kg/hm2、追施 75 kg/hm2)、普通过磷酸钙375 kg/hm2。采用黑色全膜微垄穴播模式种植,垄底宽30 cm、垄高10 cm,每幅地膜覆3垄2沟,两幅地膜相接在垄沟中,用土压实。于3月14日播种,蚕豆播于垄上,行距30 cm,株距20 cm,密度19.5万株/hm2。其余管理同当地大田。记载生育期及经济性状。成熟后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考种,按小区单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均能正常成熟。出苗最早的是青蚕13号,较对照临蚕6号(CK)提早5 d;其次是青蚕14号,较对照提早2 d;青蚕15号最迟,较对照推迟1 d;青蚕12号、临蚕7号与对照的出苗期相同。现蕾最早的是青蚕13号,较对照提早10 d;其次是青蚕14号,较对照提早1 d;青蚕15号最迟,较对照迟3 d。开花最早的是青蚕13号,较对照早9 d;其次是青蚕14号,较对照早3 d;临蚕7号最迟,较对照迟1 d。成熟最早的是青蚕13号,较对照早熟29 d;其次是青蚕12号,较对照早熟10 d;苏蚕03010最晚,较对照晚熟15 d。生育期以苏蚕03010最长,为145 d,较对照延长16 d;其次是青蚕14号,为131 d,较对照延长2 d;青蚕13号最短,为104 d,较对照缩短25 d。

表1 参试蚕豆品种的物侯期及生育期

表2 参试蚕豆品种形态特征

2.2 形态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花色青蚕12号、青蚕13号、青蚕14号为白色花,青蚕15号为红紫色,临蚕6号、临蚕7号、苏蚕03010为浅紫色。成熟荚色青蚕15号为黄色,苏蚕03010为浅绿色,其余为黑色。干粒色苏蚕03010为白色,其余为乳白色。粒型苏蚕03010为长扁形,其余均为中厚形。苏蚕03010籽粒不整齐,其余品种均饱满、整齐。

2.3 主要经济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株高均高于对照,其中以青蚕12号最高,为145 cm,较对照低5 cm;其次是青蚕12号,为140 cm,较对照低10 cm;苏蚕03010最低,为90 cm,较对照低60 cm。单株有效分株数以临蚕7号最多,为1.6个/株,较对照多0.2个/株;其次是青蚕13号和青蚕14号,均为1.5个/株,均较对照多0.1个/株;苏蚕03010最少,为1.0个/株,较对照少0.2个/株。单株荚数以青蚕13号最多,为8个/株,较对照多1个/株;其次是对照和青蚕12号,均为7个/株;单株荚数最少的是青蚕14号,为5个/株,较对照少2个/株。单株产量以青蚕14号最高,为30.26 g/株,较对照增加1.72 g/株;其次是临蚕7号,为29.76 g/株,较对照增加1.22 g/株;苏蚕03010最低,为21.57 g/株,较对照低6.97 g/株。角粒数以青蚕14号最多,为2.1粒/角,较对照多0.6粒/角;其次是青蚕13号和苏蚕03010,均为2.0粒/角,均较对照多0.5粒/角;青蚕15号最少,为1.6粒/角,较对照少0.1粒/角。百粒重以青蚕15号最高,为215.00 g,较对照重25.00 g;其次是青蚕14号和对照,均为190.00 g;青蚕13号最低,为95.08 g,较对照低94.92 g。

2.4 产量

由表4可以看出,参试蚕豆品种的折合产量以青蚕14号最高,为5 00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77.27 kg/hm2,增产率4.8%;其次是临蚕7号,为4 909.09 kg/hm2,较对照增产136.36 kg/hm2,增产率2.9%;对照品种临蚕6号居第3位,为4 772.73 kg/hm2;青蚕12号居第4位,为4 386.36 kg/hm2,较对照减产386.37 kg/hm2,减产率8.1%;青蚕15号居第5位,为3 795.46 kg/hm2,较对照减产977.27 kg/hm2,减产率20.5%;青蚕13号居第6位,为3 795.46 kg/hm2,较对照减产977.27 kg/hm2,减产率20.5%;苏蚕03010居第7位,为3 568.18 kg/hm2,较对照减产1 204.55 kg/hm2,减产25.2%。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9.309>F0.01=4.821)。进一步用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比较,青蚕14号与临蚕7号、青蚕12号、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与其余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临蚕7号与青蚕12号、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青蚕13号、青蚕15号、苏蚕03010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青蚕12号与青蚕13号、青蚕15号、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与苏蚕03010差异显著;青蚕13号、青蚕15号、苏蚕03010间差异不显著。

表3 参试蚕豆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

表4 参试蚕豆品种产量及差异显著性

3 小结与结论

参试蚕豆品种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均能正常成熟,生长势较强。青蚕14号、临蚕7号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势强,晚熟,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5 000.00、4 909.09 kg/hm2,较对照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分别增产4.8%、2.9%,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推广种植。对照临蚕6号综合性状好,生长势较强,晚熟,丰产性较好,平均产量为4 772.73 kg/hm2,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继续种植。青蚕12号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较好,较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减产7.0%,建议下年继续试验验证。青蚕15号、青蚕13号、苏蚕03010综合性状差,分别较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减产20.5%、20.5%、25.2%,建议淘汰。

参考文献:

[1]陈 勇,倪秀荣,赵希远,等.春播蚕豆品种引进鉴定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3): 142-144.

[2]刘玉皎,张小田,李 萍,等.早熟蚕豆品种青海13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J].江苏农业科技,2011,39( 2): 170-171.

[3]王 峰,李映剑,陈晓婷,等.蚕豆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 种子世界, 2003( 2): 18-19.

[4]魏礼明.9个玉米品种在庄浪县的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1):28-30.

[5]李 宇.庄浪县蚕豆全膜垄播栽培技术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 2016( 10): 80-81.

猜你喜欢
庄浪县蚕豆减产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蚕豆花开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蚕豆大嘴巴
基于蚕豆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
庄浪县马铃薯地下害虫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解毒化湿汤治疗甘肃省庄浪县小儿特殊类型丘疹性荨麻疹10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