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探索

2018-05-18 18:54黄元清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模块素质大学

黄元清

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标志性媒介载体,已经渗入到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大学英语所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现代技术与教学规律的日益关联和有机结合成为这种新阶段下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成为了现代英语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主要突破点和“试水区”。“网络环境”和“专业素养”成为新形势下从事英语教育和研究的工作人员们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两个关键性的现实问题。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变化,英语教师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带来的要求和挑战,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究》(孟丽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版)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发展与现实需求等角度分析探讨了英语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内涵,提出应借助网络技术培养与提升教师素养,构建教师素养学习的框架与发展模型,是一本顺应时代要求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好书。

该书内容涉及广泛,理论体系严谨,层次明晰,共分为七个章节。前四章是对网络环境及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梳理和介绍。在第一章中,作者结合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新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征内涵,对教师角色、基本素质要求转变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概述。第二章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章的综述,脉络清晰,具体包括教学基本模式、教师基本及专业素质发展和实现路径等三方面。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和发展模型构建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对专业素质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构建了假设模型,详细介绍了研究设计、调查和数据分析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挖掘。第五章给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模式和途径,提出应该构建起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实的概述,最后结合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学习框架和模型进行了剖析。第六章以滨州学院为例对第五章中提到的虚拟学习社区模式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滨州学院是将上述理论如何运用到教师素质提升实际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的,并对方案效果进行了评估。第七章对上述整个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研究的结果做了系统性的概述,从四个维度对如何实现素质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再次阐释了该研究的创新点,最后指出该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趋势。

作者指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技术与课程内容关联、整合的阶段,以网络多媒体为主要内容和资源的教学方式为大学的英语教学营造出了全新学习环境。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突破了传统的印刷文本教材内容的限制,可以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对有关的学习资源进行广泛的搜索和吸收,拥有了电子版、网络版的教材,更加有利于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补充和扩展了相关知识,弥补了传统纸质教材单一的局限。而且,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可以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和水平,开展同学间或师生间的自由交流活动,根据各自的不同状况调节学习的步调和进度,从而摆脱传统教学中“单一标准,过多求同”的现象,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创造出最佳的条件和最合适的基础。随着这种网络技术手段逐渐参与到教学中的趋势不断发展和推进,也带了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和更新。教师除了成为传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播者和语言技能的培训者之外,更要成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解释者、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教育的信息化为大学英语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整个教育环境的变革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还有许多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前我国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发展。从作者对三十名一线教师的深入访谈来看,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上课课时数多,备课量大,备课、授课负担重;现代技术教育理论缺乏进修机会少,科研信息不畅通,缺少进修科研的动机和时机;缺少相应的环境和条件,评职称压力大,缺少激励机制,等等。于是,新环境下怎样提高英语教师基本素质及实现途径已经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高校英语教育关注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基于社会学、知识管理和建构主义等,提出了一个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素质发展模型,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发展,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发展的需求。在这个模型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指由能力倾向、思维和文化习惯、动机因素组成的系统输入,在虚拟学习社区的复杂而又交互的环境中,必须对学习环境中的教师特征进行更加全面的系统分析考虑,要综合考察教师的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差异,如学习风格、情感因素、先前的经验、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等,要帮助教师可以根據自己的学习需要来动态的控制和选择专题内容,从而更好地增加学习者的动力与主动性。第二部分是系统的中间过程,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机会的创造要紧紧与教师期望要完成的任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因此就必须以教师的学习需求、先前经验和认知策略为基础进行知识共享,支持合作学习和元认知。最后是系统的输出部分,也是该模型最重要的实现目标和最终的展现形式,包括三种角色设定:教师、专家和管理者。教师角色是任务的主要承担和执行者,在具体操作时首先是进行注册,然后获得资格,登录后可以进入教师用户模块,主要有项目模块、论文校块、问题模块等,每个模块都针对教师素质培养的某一部分,例如通过项目模块可以提升教师的探究性学习,基于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帮助教师习得隐性知识,实现个人隐形知识群体化。而问题模块则是主要是在完成各类问题解决方案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教师也可以把问题或自己撰写的教学反思、发表的文章发送到这一模块,然后由其他教师和专家共同协商解决。专家角色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教师们素质培养配备“导师”,具体职责包括给出教师项目模块中的具体专题内容,引导英语教师间的交流合作,监督、管理教师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问题进行解答。管理者是社区系统的主要维护者,主要进行系统更新、错误诊断等。

除了有这种外部的、正向的引导外,教师自身也必须更新理念,进行内部的、逆向的调整,注重对教学的反思,从多个角度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监控和调查。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例如进行教学日志的记录,英语教师在课后及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与感受,真实反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情况,从而为自身的教学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材料,有利于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反思;或者进行教学录音录像,英语教师通过反复播放自己的教学录音或者录像,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探究,发现自己的一些比较隐性的教学行为,从而有利于对自我反思。诸如此类的方法,书中还详细的介绍了许多,如问卷调查、互相观摩等等,非常具有实用性。

总的来说,该书紧紧围绕网络环境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两个重要内容,融合了理论性的思考和现实性的扎根性研究,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认为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它已不再简单的只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一种方法,而是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凭借,对教师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挑战。基于以上考虑,该书以学习型社群理论为发展模式框架核心,基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对如何进行英语教师素质培养与提升进行了分析。同时,该书注重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客观,对在全国众多省市中的不同种类高校进行了调查,并以滨州学院为例对具体的实现途径与培训方式进行了介绍,整个培训过程包括“阅读相关文章(研修内容)——互动研讨——提交作业——评价作业——资源共享”等五个步骤,可以进行“教師如何开展课堂观察”、“教学评价工具的使用及评价方式”、“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与探索”等专题模块的培训,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此外,该书从教师学习社区的角度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进行了认真探索,着眼于学术前沿和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以案例以及主题研讨活动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框架。

作为一本外语教学专著,该书主题明确,整体结构和层次清楚,内容紧密结合了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可以为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系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基金项目:“基于网络资源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15JC14)]

猜你喜欢
模块素质大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至善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