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短教,化繁就简学习“点面结合”的叙事写人的写作技巧

2018-05-19 09:31刘文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包身工小福子劳动

刘文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70-01

【教例简述】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讲的授课方式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这对教师的授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大家大手笔的长篇宏文。这需要教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深入钻研文本,了解学生情况。结合实际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点面结合”的写作训练为突破口,实现“长文短教,化繁就简”真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长课文《包身工》为案例,谈谈笔者在教授此文时的体会和感受,以供同行交流。

《包身工》一文篇幅很长,可学的知识点多,比如“结构”、“选材”、“语言”、“对比的手法”等,什么都讲一来突不出重点二来时间上也不允许。《包身工》反映的事实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远,与现代城市生活的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需要抓住一个较容易的突破口,长文短教。抓住“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这个教学重点和该册教材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完成教学。

【课时】一节

【教学内容】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把握

1.明确学习目标:“点面结合”的叙事写人技巧。

2.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阅读指导:找出时间标志,概括每个时间段包身工的日常生活。)

明确:(板书)四点一刻:起床,四点半以后:吃早饭,五点:上工劳动。

全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两个生活片段向我们介绍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三、问题探究

我们了解了大致内容,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两个场景。

我们了解了包身工恶劣的居住环境,感受到她们非人的待遇,我们来看一看她们吃的怎样,是否会好一些呢?

1.吃早饭。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思考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

点拨:a.早饭吃什么?b.怎样吃?c.吃不上早饭的包身工吃什么?

讨论明确:饮食恶劣,包身工受到惨无人道的对待。

在第一个场景里,我们知道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在这一场景中的点和面分别是什么?

明确:a和b问题是面,c问题是点。

吃住条件如此恶劣,而包身工本身就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她们的工作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一起来看第二个场景。

2.上工劳动。

师:这里作者为了突出包身工的工作环境,还特别写到了外头工人,这些内容我们今天先略过,我们具体来看课文直接描写包身工劳动的段落,看看她们在劳动中面临什么问题?(跳读P48第三段——P48倒数第三段)

明确:“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师:这是“面”,那么“点”什么?

生:“小福子”受罚。

指定学生朗读描写“小福子受罚”的段落,然后讨论分析“小福子”的遭遇。

教师补充:“小福子”的遭遇说明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的特点,典型的表现了劳动环境的恶劣,受压迫的惨重,遭受的非人的对待。这一典型事例是对前面对包身工非人的劳动环境的面上的概括介绍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四、小结课堂

五、拓展迁移“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练习

学生当堂片段作文或是口头作文,要求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个场景。

【反思】语文课到底该如何上,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所收获?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告诉我,语文课堂一定要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住关键,一课一得。一课只突破一个难点,解决好一个问题,可以把其它的问题分解到其他课文中去完成。这样有的放矢教学目的性就会很明确,学生也会有较大的收获。语文的学习在于平时点滴积累,只要教师紧扣课标,设计好问题,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三年的语文学习,一定会使学生的语文成绩有質的飞跃。

如果课堂时间允许的话教师可以作适当引申,扩充一下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落实语文课的情感教育价值。由于是一节公开课,笔者为了突出“写作训练”这一亮点,放弃了引申,感到有些遗憾。

猜你喜欢
包身工小福子劳动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论小福子之死的必然性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热爱劳动
自由与权利
一群沉默的羔羊
建房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