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籍的清代隐士

2018-05-21 09:16赖晨
老年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起毛真迹字画

赖晨

陆烜(1737~1799),浙江平湖人,清代乾隆年间的藏书家、书画家、校勘家。

浙江平湖陆家本是名门望族。明代唯一一位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兼任三孤(少师、少傅、少保)的官员——陆炳便出自该家族,陆炳生母为嘉靖帝的乳母,他从小和嘉靖熟悉,而且在火灾中救过其性命,所以嘉靖帝对他十分信任;康熙年间礼部侍郎陆葇和理学儒臣陆陇其,也均出自该家族。

陆烜十几岁时曾经考中过秀才,后到杭州参加乡试,不幸名落孙山,从此便放弃科举仕途,归隐田园。他变卖家产,购买了许多书、画、琴、棋,在家著书立说。

他隐居在胥山的邱为里(今属无锡市滨湖区)。胥山据说是春秋吴国伍子胥伐越扎营之处。他把胥山当成当年陶渊明隐居的柴桑和王维隐居的终南山辋川,在寓所的周边种植了许多梅花,所以陆烜又自号为“梅谷”。

陆烜的隐居,不是因为对现实不满,也非逃避乱世,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选择,换言之,他喜欢过田园生活,喜欢被人称之为隐士。

陆烜的隐居生活是幸福的。他有一妻一妾,均才貌双全。陆烜的妻子叫彭玉嵌,字贞隐,出生于浙江海盐一个书香门第。彭玉嵌的祖父是礼部侍郎彭孙遹,家族中出过许多著名的文化人,所以,她也擅长诗文,尤其善于按谱填词,著有《铿尔词》。她的《春夜兴琴》是这样写的:“杜鹃声里一灯昏,感旧思乡不可论。独取焦桐横膝上,夜寒弹月下花村。”

虽然她是一个大才女,但作为名门望族的正室夫人是要以德为重的,不屑显摆才艺小技而辱没身份。

陆烜的妾叫沈彩(1748~1792),是妻子的陪嫁丫鬟。她既天生丽质又天资聪颖,擅长写诗、绘画,尤其擅长簪花小楷,深得卫夫人真传。陆烜很爱沈彩,他曾经获得书法家智永和尚的《春雨帖》真迹,把这份墨宝放在沈彩的闺房内,供其临摹学习。为此,沈彩写了一首诗:“红梅几点漏春光,鹆眼新磨紫玉香。初试袷衣新茗坼,小窗闲写十三行。”这首诗被陆烜收入《春雨楼集》中。沈彩并有《蚕词》二首:“东家少妇首飞蓬,三起三眠一月中。自笑不蚕还不织,墨花砚雨坐春风。”“柔桑挑尽响缫车,四月垂杨作絮初。我已厌听金缕曲,绿窗抄得养蚕书。”悠然自得的心情,跃然纸上。

除了一妻一妾,陆烜还有一位才貌双全的侍女,名叫飘香,也善于校勘书籍。

总之,乾隆、嘉庆年间,清帝国的社会相对稳定,国泰民安,堪称太平盛世。陆烜和娇妻美妾,夫唱妇随,惬意日月,漫步在山路阡陌中,享受着富有雅趣的、神仙般的隐士生活。

陸烜的主要作品有:《巢云子传》《人参谱》《梅谷文稿》《梅谷偶得》《梦影词》和《春雨楼集》。他还刊印了《奇晋斋丛书》。正如前文所述,该书共有16种之多,多为唐代至明末各家短篇杂著,包括笔记、诗话、题跋、游记等。

陆烜写书很快,可谓是一挥而就。一段时间,他得了心悸病,郎中对他说,需要人参熬汤。东北人参比珠宝还贵,但陆烜吃得起。他在服药的同时,搜查了100多种书籍,其中包括《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古夫于亭杂录》《分甘余话》等。他边阅读边摘抄,对资料稍微进行整理之后,分为释名、原产、性味、方疗、故实和诗文等方面进行论述。不到10天便写成《人参谱》这本书,全书共1.8万多字。书写好之后,他的心悸病也好了。

陆烜还是著名的图书校勘专家,康熙年间的礼部侍郎沈荃任浙江杭州敷文书院讲席时,聘请他采录遗书。他校勘各种书籍,成绩突出。

陆烜除了藏书丰富和学识渊博,还善于保护古籍。

他认为,校对书籍用雌黄(三硫化二砷)最好。因为,刀刮水洗则易伤害纸张;用纸粘贴则易脱落;用白粉涂抹则易淹没字迹,而且要涂抹好几遍;而用雌黄浆涂抹,一涂便淹没了字迹,且不会脱色。

他认为,修补古籍要在浆糊中添加白芨粉,这样可以经久不脱落。他说自己曾经买到了宋代余靖的《武溪集》、赵璘的《因话录》、施彦执的《北窗炙棵》等书,皆为明朝藏书家毛晋的旧藏,装订也算精美,但在破损接尾处大多脱落了,这都是因为未用白芨的缘故。

他发明了用皂角子仁水保存古代字画的方法。他认为,古代名家墨迹,不论是纸质的还是绢帛的,年代久了,都会起毛、生浮绒,纸质书画起毛尤其严重。他曾经收藏了一幅王羲之的《二谢帖》麻纸真迹,发现起毛如蚕茧,最后用皂角子仁稠水修补了,晾干之后,该真迹光洁如铜镜。具体操作方法是:上下截齐后,把两版夹定,用绳子扎紧,用白沙打字画令其光滑,再用褐布轻拭掉纸尘,最后用皂角子仁稠水粘上,快速解开版,轻翻一过,从此之后,该古字画就不会起毛了。上了皂角子仁后,如果想让古字画更加华丽,则上金箔一次,具体办法如洒金笺;如果希望其更加美丽高雅,则上云母粉一次。

他主张对纸张进行“潢”。他认为,书画容易破损,所以要装裱;书画容易被书虫蛀坏,所以要“潢”。所谓“潢”,就是用黄柏树汁浸染纸张。因此,古人的书画都带黄色,那是因为都“潢”过。

他发明了用云母薄片钩摹古人书法作品的方法。他认为,钩摹古人书法作品,一般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硬黄法。即用硬黄纸临摹,硬黄纸以黄柏树汁和蜡涂染,质坚韧而莹澈透明,便于临摹古人书法作品。第二种是向拓法。将古人书法作品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再以浓墨填充。而有些书法作品,因为字迹模糊不清,用硬黄法无法临摹,用向拓法又有可能导致真迹的纸张溃烂而不敢揭背纸。所以,他首创用云母薄片(类似薄玻璃)映取,纤毫不爽。

猜你喜欢
起毛真迹字画
起毛起球评级用参照织物的可行性分析
《写生翎毛图》全幅现身,99%是徽宗真迹?
生产工艺对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几种新型起毛助剂的选择及应用
组字画
考眼力
古旧纸本字画孳生霉斑的鉴定
碳纤维复合材料起毛辊的结构与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