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对大众消费模式的影响及其法律监管

2018-05-22 15:36董丽娟
中国经贸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府监管第三方支付

董丽娟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各种网上支付方式应运而生,向生活与生产领域不断扩展。多家C2C网站相继研发退出自己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相继推出了余额宝、花呗、借呗等多种功能。这些网上支付方式与传统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结合,为广大居民消费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出现大数据收集、隐形签约、高额手续费、借呗借贷合法性、沉淀资金等问题,亟待法律法规的规制。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对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将基于此研究背景和问题,结合网上支付方式的发展与特征,对互联网下的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对现有问题监管提出法律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消费行为变迁;市场规制;政府监管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除了传统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手机APP等移动支付方式,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网上支付第三方平台发展迅速。随着支付方式的变化,网上支付对大众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影响。从个体层面讲,如何通过了解网上支付和消费心理,避免消费者自身成为网上“借呗”、“花呗”的奴隶;而从整体层面讲,如何通过分析观察,找出网上支付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的漏洞,维护消费者群体性权益,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二、网上支付方式变化及特点

1.网上支付的定义

网上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形式之一,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与银行之间的支付接口进行的即时支付方式。通过网上支付,可以将用户的资金从银行卡或者第三方电子钱包中转账到网站账户中,汇款一般是即时到账不需人工确认。

2.网上支付的特征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网上支付有以下特征:

(1)数字化。又称为无形化,电子化。各种电子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相较于传统支付方式的现金流转、票据转让和银行兑换,更加具有先进技术的因素。

(2)开放性。网上支付是基于开放的网络平台,相较于传统的银行系统,其工作环境更为灵活自由。个人操作也会更少收到营业时间、工作人员、系统自身功能的限制。

(3)网络性。网上支付利用因特网,一般不可以不联网进行操作。同时,其在网页、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需要下载特定的APP软件进行登录操作。需要一定的配套设置,比如智能手机、摄像头等,相较传统的支付硬件要求更高。

(4)便捷性。这也是网上支付给大众最大的印象。用户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和手中的硬件设备(电脑或手机),既可以享受传统支付提供的服务,同时也会增加更多的理财选择、好友互动等,其高效率、趣味性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节省了人力资源。

(5)网络安全性。这一点特性有些争议。因为电子支付依靠的是网络支付的技术支持。如果从票据的无因性来看,纸币丢失后,拾到的人就可得到该纸币并进行使用。但是网上支付的电子钱包等,通过用户密码、软件加密和揭秘系统以及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可以实现更安全的保护功能。当然,随着科技发展,包括软件本身一旦技术加密不够完善,也可能出现黑客攻击漏洞等情况,造成用户损失。著名的“网络钓鱼”和“鸡尾酒钓鱼术”是比较典型的诈骗方式。但是目前来看,我国较大的网络平台多数方面做的比较完善,有漏洞也在及时弥补。当然法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规定。

三、消费模式变化趋势及经济学原因分析

1.消费模式变迁

消费者行为通常会被简单化地定义为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获取。根据西方学者马歇尔的研究,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需求价格弹性规律、消费剩余构成等理论可以发现,效用会影响并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而费雪则主张消费者考虑的是在有限的收入下,最大化其一生的效用,费里德曼又在此基础上将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收入,认为是后者影响并决定了消费模式。在中国,消费者的概念从立法上是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后,大众才有对消费者的意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将消费者定义为“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适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界定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传统消费的起点是认识需求,即有明确需求才去进行的购买,而网络消费由于有大篇幅的广告、晚会、红包、日常网页文章推送等,产生随机购买的可能性会更高。用通俗的话来说,从“满足需求”变为了“创造需求”。其实本质上,线上购买对消费需求更加注重精神层面,自我意识,以及个性化需求的滿足。

2.网上支付对当前消费模式的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我国个人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发展非常迅速,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规模也迅速增长。其中,影响消费模式的原因有很多,国内大多数研究多局限于分析消费者个人因素。而随着研究的发展,现在的研究也扩展到消费周边因素,例如网络环境、产品特性与服务品质等。

我们可以大致将影响电子支付对当前消费模式的因素归纳为个体因素、外部因素与产品因素三类。第一类个体因素主要是个体的特征因素、包括消费者心理。而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购物风险、物流服务等。而网上支付则渗透到了消费的各个环节,无论消费者处于何种消费动机,支付方式都对消费额度产生显著影响,而消费额度则影响了大众消费模式。

(1)网上支付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额度。网上有研究表明,网上支付、代金券、信用卡等支付明显比使用现金支付的消费额度更高。一个典型例子是支付宝与淘宝联合推出各项奢侈品、高端数码产品,总价值较高但是可以申请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可以带动大量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同时,在“双十一”、“双十二”等各种节日,鼓励消费者免费提高提前消费额度。

(2)网上支付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利用免费透支或分期付款、甚至一定额度的提现后,降低消费门槛的下一步就是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过去,申请信用卡需要认证审查多个环节,考察申请者的还款呢能力,因此“透支消费”似乎是一种“高大上”的消费方式。而如今,门槛的降低使得大众的消费心理产生更多预期,更多可支配的金额极大的促进了消费欲望的提高。

(3)网上支付改变的消费者的自我概念。随着消费欲望的提高并通过电子支付得到满足,大众对自我概念也产生了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消费欲望”,当消费者认为自身应当进行“改造”,其自身就会主动将消费水平进行概念上的提升,从而利用方便快捷且功能多样的网上支付,满足自身更高水平的消费。而如果透支额度不够,则会转为进一步的借贷,或选择风险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这样一来,网上支付平台也会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大众消费者也会习惯于超前消费,将一定资金存在第三方电子钱包等生活方式。

四、沉淀资金去向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消费者权益保护

沉淀资金在网上支付中又可以分为交易当中的“在途资金”,以及平台吸存或者返还到电子账户中的沉淀资金。目前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盈利模式并不明确,而支付宝、财付通等少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其中也会出现许多资金周转问题。可以说,沉淀资金是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运作的关键环节。

对于沉淀资金,其法律定性本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属于银行存款属性。也有人认为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债务属性,还要人认为其实电子货币属性。目前国内主流观点应属于预付价值属性说,即客户将资金预存在第三方支付的账户,是预存待付的款项。 根据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2015年的《非银行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我国客户存放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享有沉淀资金的所有权。而根据《合同法》对保管合同的规定,保管人返还原物还有义务返还孳息。如果没有约定,孳息应归原物所有权人所有。而实际操作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往往会给出格式合同来减少孳息的返还。例如《“支付宝服务”使用规则》中则有相应规定,消费者必须接受才可能继续使用该支付平台。

对此的法律建议如下:首先,建议建立客户沉淀资金保障基金制度。其目的在于弥补第三方支付机构破产倒闭后对客户造成的沉淀资金损失。近日的“小蓝单车”押金难以退还的问题就是可以通过这种基金进行解决。其次,可以进行附条件的利息返还制度。比如约定一定时间范围内沉淀资金的孳息达到某个事先约定数值,则客户有权请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将这部分孳息返还。此外,在法律上,可以提高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规定的法律位阶。由于我国《立法法》規定了各法律、行政法规的位阶。对于相关支付有可能产生的金融犯罪,也应在《刑法》《民法》等基本法中补充相应条款,或者相应条款(例如“洗钱罪”)中对新形式犯罪加以补充。不仅如此,对于其法律监管还应完善。目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这也证实了工商部门对于其沉淀资金监督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张莉.电子支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时代金融旬刊,2013年.

[2]孙萱.虚拟支付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复旦大学, 2012年.

[3]钟志勇.网上支付中的消费者保护问题——美国立法规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5期,第47-50页.

[4]李忠艳.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浅析.商业研究 ,2004年第11期,第135-137页.

[5]杨丽敏.我国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法律问题研究. 法制博览旬刊》2014年第4期 .

[6]邵敏娇.支付方式、消费动机对消费额度的影响.苏州大学,2014年6月,第8-9页.

[7]支付宝服务协议.五(四)http://www.alipay.com/.支付宝官方网站.

[8]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小辉. 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问题及监管,南方金融,2007年第9期,第34-37页.

[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77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

[11]彭飞.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第12页.

猜你喜欢
政府监管第三方支付
关于网约车法律规制的思考
公共服务外包该“放”什么,“管”什么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影响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影响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环保投入、政府监管与大气污染防治
政府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