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一段又甜又苦的诗旅

2018-05-23 07:13王晶晶
环球人物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冯至哲思诗作

王晶晶

冯至之女冯姚平为父亲编选了一本诗集,题为《悲欢的形体》,不久前出版。选入的內容,是冯至每个创作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书的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如同穿越冯至的一生,陪他一起走过“又甜又苦的诗的旅程”。

冯至1905年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一个败落的盐商之家。18岁时,他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德文。当时正是新文学生机勃勃的时代,大学期间冯至就开始发表新诗,成为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代表人物。毕业后他留学德国,学成回国,又先后执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当过北大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创作、翻译、学术于一身,在文学界堪称巨擘。

都说诗人风流浪漫、倜傥狂狷,冯至却是例外。回顾他的诗作,是从略带唯美的青春走向知性哲思。

上世纪20年代,冯至沉潜而低调。直到鲁迅在1935年回顾新文学时,出人意料地推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这才广为人知。那时他的诗作幽婉清丽。“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像一只绯红的花朵。”这首抒情小诗,即使名为《蛇》,也不让人觉得悚惧。

留学、回国,又恰逢战乱,颠沛流离,诗坛再次现身时,冯至已非少年。他拿出了人生中的代表作《十四行集》。十四行是西方诗歌中格律最为严谨的诗体,冯至之前的中国新诗人也曾尝试运用,但都不大成功,当时不少人认定: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十四行体移植到中国。冯至在形式上挑战了不可能。

内容上更是意义悠远。中国现代诗自产生那天,就与传统诗作联系又区分。大家都在这条路上艰难尝试。新诗的开创者胡适先生提倡以诗说理;学院派的诗人如卞之琳喜欢以科学入诗;冯至则给诗中带来了哲思。他就像自己在德国所“师从”的歌德、里尔克那样,在十四行诗中把“诗”与“思”结合了起来,呈现出一个广大的空间,平原、山川、道路、城市,沉思的诗人身在其中。

朱自清曾专门写过一篇《诗与哲理》,谈冯至是“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的诗人”,比从大自然体味哲理更进一步。闻一多说新诗都像青年,而冯至的诗却像中年。

生活中的冯至,也并不总是凝神沉思,他和夫人姚可崑(音同昆)琴瑟合鸣,感情甚笃。他会写日记记柴米油盐,在写给挚友杨晦的信中也会抱怨人生:“忍耐与工作。大半做人要从这里做起吧!”

《悲欢的形体》一书的导读,由诗人黄灿然撰写。他写道:在文学中,真正的前辈就如一颗颗明星,在思绪的暗夜中闪闪发光……他不断成熟和不断变化;他有深刻的思想性;他把后辈引向其他重要作家和更广阔的脉络……这里说的“他”,就是冯至。当代诗人王家新说,冯至是一位“向善”的诗人。的确,和一同经历过山河破碎、革命立新的同代人相比,冯至的诗歌里少了点尖锐的、爆发的东西。可他在心里装下了宇宙与人生。《十四行集》最后一首中,冯至说自己这些诗的功能,有如瓶子给“泛滥无形的水”以定型,有如旗子给“把不住的事体”以把握。让过去的悲欢凝结成不动的形体,让往日的旧梦化作陨石一片,也许正是因为这是任何时代人们灵魂深处都要触碰的所在,所以直到如今也能拨动心弦。

猜你喜欢
冯至哲思诗作
Flying Forward
一本书的支持
现象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最美的死亡
哲思
最美的死亡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述说
冯至盛名之下贵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