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

2018-05-23 11:15彭浩源浦鹏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异丙酚麻醉效果瑞芬太尼

彭浩源 浦鹏飞

【摘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4例,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仅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疼痛、心动过缓、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5.54±3.22)、(5.66±1.07)、(7.99±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35±3.18)、(6.64±1.20)、(15.93±3.05)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疼痛、心动过缓、寒战的患者占比分别为8.51%、4.26%、3.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98%、24.27%、15.9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甲状腺切除手术; 麻醉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030-02

甲状腺是脊椎动物重要腺体之一,属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激素调节生理功能,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甲状腺疾病诊出率逐年上升,甲状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早在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已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1],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早期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其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2],手术有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3],麻醉是手术的重要环节,在麻醉学中,很多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可阻断神经系统的传导,达到无痛效果。常见麻醉药物包括瑞芬太尼、异丙酚等。其中瑞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药物,能有效阻断插管、拔管和手术操作等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还可起到降压作用,在体内代谢完全,起效快,苏醒快[4],但其药理作用局限于时间较短,故常与异丙酚联用[5]。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旨在为临床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无麻醉禁忌证;年龄18~60岁;甲状腺切除术均顺利完成;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有颈部放疗、手术史者;有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并发症者;不耐受全身麻醉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及凝血机制不健全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观察组男55例,女39例;年龄25~60岁,平均(37.12±4.34)岁;病程10~40个月,平均(16.34±4.23)个月。对照组男51例,女43例;年龄27~60岁,平均(38.23±3.34)岁;病程11~36个月,平均(15.28±3.7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8 h、禁饮6 h,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天津金耀药业,国药准字H12020382)0.4 mg,苯巴比妥(福建省东力捷迅药业,国药准字H20057384)0.2 g。进入手术室常规检查各项生命指标,构建静脉通路,准备行气管插管。

1.2.1 观察组 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具体包括:首先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扬子江药业,国药准字H20066941)0.1 mg/kg、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123137)2 mg/kg,而后静脉推注咪唑安定(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143222)2 mg,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113508)4 mg/kg进行麻醉诱导,最后泵注0.15 μg/(kg·min)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143314)和7 mg/(kg·h)异丙酚(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123138)维持麻醉。

1.2.2 对照组 仅采取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具体为麻醉诱导用药用量同观察组,插管后仅泵注瑞芬太尼4 μg/(kg·min)。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疼痛、心动过缓、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为(5.54±3.22)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66±1.07)min、清醒时间为(7.99±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35±3.18)、(6.64±1.20)、(15.93±3.05)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疼痛、心动过缓、寒战的患者占比分别为8.51%、4.26%、3.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98%、24.27%、15.9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討论

手術中运用麻醉可大大减轻患者疼痛感,帮助患者术后恢复,但由于不同的麻醉药作用机制不同,因此用药方式及给药量都存在差异。瑞芬太尼作为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物,只能用于静脉给药,特别适用于静脉持续滴注给药,其不仅可以通过抑制儿茶酚胺释放舒张血管平滑肌降压,还可以降低脑组织氧代谢率,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性[6],有比较理想的麻醉镇痛作用,进入患者机体后可在很短时间内达到血脑平衡,起效快,且会在机体组和血浆中被一种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5],不依赖肝肾功能,代谢清除率与持续给药时间无关,维持时间短,长时间泵注无积蓄,虽然瑞芬太尼会抑制呼吸,但停药后恢复迅速,一般停药后3~5 min可恢复自主呼吸[7],但瑞芬太尼加量使用会加重副作用,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恶性、心率过缓等症状。本研究中对照组仅采取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为达到理想麻醉效果加大了使用剂量,导致患者心动过缓、寒战等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此外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较长。

异丙酚是常用短效静脉麻醉药物,通过氨基丁酸增加氯离子通道,细胞处于超激化状态,起到抑制神经系统的作用,还可兴奋迷走神经,降低血压[8]。连续输注起效迅速,大量应用临床蓄积不明显,苏醒彻底。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二者的药代动力学模式可以互补,本研究中观察组联合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既克服了瑞芬太尼维持时间短的缺点,还减轻了大量使用带来严重副作用的危险,更好控制了苏醒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仅为(7.99±3.4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3±3.05)min,意识恢复时间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也显著缩短;疼痛、心动过缓、寒战等不良反应率都控制在10%以内,保障患者安全,说明两药联合使用麻醉效果更佳。

芬太尼是临床常用麻醉诱导剂,可抑制自主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从而有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但其脂溶性高的特点使其易于穿过脑屏障[9],反复运用会导致体内积蓄,无法快速苏醒,且镇痛作用不强,仅为瑞芬太尼的1/4左右[10];丙泊酚对心血管与呼吸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11-12],与剂量呈正相关,半衰期短;咪唑安定又名咪达唑仑,具有典型的苯二氮类药理活性,静脉注射后对患者造成短暂麻醉影响,注射过快或剂量过高可能造成呼吸抑制,因此注射时要严格把控剂量和速度。此三者小剂量联用作为麻醉诱导剂,可在避免大剂量用药副作用较大的同时使患者由清醒状态迅速进入手术可实施状态,此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无法感受刺激。此外本研究中采取气管插管避免了麻醉诱导带来严重并发症,保障了手术安全。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可显著缩短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清醒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精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7):731-736.

[2]张慧文,周全红.预防性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6):1152-1155.

[3]卜娜分,吕德智,赵昌勇.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3):35-38.

[4]石峰.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1):66-68.

[5]刘小红,石海霞.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9):1156-1164.

[6]黄文忠.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2):220-222.

[7]宿亚敏,薛占微,于亚敬.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青年男性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6):2943-2945.

[8]曾黎明,裴皓,李君.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48):86-87.

[9]蔡淑女.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胸腔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369-370.

[10]包增光,袁昌政.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1):117-120.

[11]高书军.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4):465-467.

[12]谢敏杰.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179-180.

(收稿日期:2017-09-20)

猜你喜欢
异丙酚麻醉效果瑞芬太尼
七氟烷与异丙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