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AP在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2018-05-23 11:15杨志云张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杨志云 张勇

【摘要】 目的:探讨N-CPAP(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RDS(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1例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N-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患儿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51例患儿经过N-CPAP治疗,48例治疗成功,治疗的成功率为94.12%,3例患儿行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占比为5.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间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N-CPAP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N-CPAP;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032-02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CPAP in RDS and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remature Infants/YANG Zhiyun,ZHANG Yo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8):32-3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CPAP(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RDS(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reterm infants.Method:Fifty-one children with RDS and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All the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On this basis,N-CPAP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respiratory rate and arterial blood ga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51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CPAP,48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the success rate was 94.12%,and 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assist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accounting for 5.88%.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dexes in children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treatment were more and more obvious,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CPAP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RDS in premature infants and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N-CPAP; Premature childre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Dali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Dali 671000,China

在臨床上,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十分常见,治疗的关键就是尽快恢复患儿的呼吸功能,改善呼吸功能障碍的情况[1-2]。N-CPAP具有简单方便、效果好、无创伤等优点,因此在新生儿临床上获得广泛的应用[3]。为了进一步探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本文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5月-2017年

5月收治的51例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1例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所有患儿都符合RDS的诊断标准,在出生之后出现呼吸窘迫,主要的表现为呻吟、发绀、呼吸急促、吐沫等。部分患儿由呼吸窘迫发展成为呼吸衰竭,肺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出现毛玻璃样的改变、白肺及支气管充气症;本文研究所选患儿排除了严重先天性畸形患儿、重症呼吸性酸中毒患儿及胎粪吸入所致的严重感染患儿。所有患儿的PaCO2都低于 60 mm Hg。51例患儿,男31例,女20例,胎龄28~37周,平均(32.53±1.34)周,出生体重1 000~2 256 g,平均(1 985.53±211.34)g,日龄1~5 d,平均(2.12±0.53)d。本次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都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手段,为了更好地对患儿进行治疗,需要适当使用镇静剂,以维持患儿的安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N-CPAP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鼻塞,将其固定在患儿的面部,调节吸氧浓度,初始吸氧浓度(FiO2)在0.40~0.60,然后通过氧流量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数值为4~6 cm H2O,接着观察经皮氧饱和度监测结果,根据具体的检测结果对FiO2进行调节,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PEEP。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施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如果经治疗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则可以撤机,变为头罩吸氧。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N-CPAP治疗成功率和治疗前后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成功的评价标准:经过治疗,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无呼吸暂停的情况出现,撤机顺利,不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经过治疗患儿病情没有得到明显缓解,或者出现了加重的情况,需要辅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或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死亡[4-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51例患儿经过N-CPAP治疗,48例治疗成功,治疗的成功率为94.12%,3例患儿行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占比为5.88%。

2.2 治疗前后患儿主要指标变化情况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间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早產儿RDS是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导致此病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早产儿生出生后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质,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气促、呼吸性呻吟、发绀等,病情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低血压休克等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否则将会导致患儿死亡[6-7]。

临床实践发现,早产儿出生胎龄与RDS发病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这主要是因为胎龄越小的患儿呼吸系统发育越不完善,呼吸中枢功能不健全,因此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部分患儿发生呼吸衰竭,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临床上一旦怀疑患儿为RDS,需要立即进行通气治疗,以挽救患儿的生命。由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对各种治疗手段的耐受能力较低,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尽量选择创伤较小的治疗方式,避免对患儿产生附加伤害。

临床上进行通气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主要的一种通气治疗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创伤,损伤患儿的气道,甚至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治疗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应用这种治疗方式还需要使用大量的镇静药物和呼吸抑制药物,对患儿病情的恢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选择治疗效果好,并且无创的通气方式至关重要[8-9]。

N-CPAP就是一种无创通气方式,在新生儿RDS治疗当中应用时间久远,并且通气治疗效果好,可以迅速纠正患儿缺氧的情况,达到对患儿进行呼吸支持的目的。N-CPAP的安全性比较高,对患儿的呼吸负荷较小,并且可以按照患儿的情况对FiO2进行调节,避免过高浓度的氧气对患儿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额外呼吸功,防止患儿出现呼吸肌疲劳的情况。对早产儿RDS和新生儿呼吸衰竭早期使用N-CPAP通气治疗手段,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治疗,大大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的风险性[10]。

在使用N-CPAP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要注意对通气压力进行调节,防止过高的压力造成气压伤,对患儿的心脏造成沉重负担。另外,在通气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观察鼻塞连接是否紧密,保证其紧密性和舒适性。为了保证通气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对于配合度不好的患儿适当使用镇静剂。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医务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必要时改行气管插管通气治疗[11-12]。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51例患儿经过N-CPAP治疗,48例治疗成功,治疗的成功率为94.12%,3例患儿行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占比为5.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间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N-CPAP是治疗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N-CPAP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迅速缓解患儿缺氧的情况,并且不会对患儿造成严重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为秀,李洁,谢晓曼,等.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0,31(6):652-654.

[2]刘健华.珂立苏联合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安徽医学,2012,33(11):1489-1490.

[3]高勤在.固尔苏气管内给药与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83-484.

[4]杨美君.固尔苏气管内给药与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11):150-151.

[5]杨建生,吴本清,燕旭东,等.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6):415-417.

[6]王雪松.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效果和围产因素关系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90-191.

[7]庄骏,毛旭琴.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3):2948-2950.

[8]马乐涛.早产儿RDS行N-CPAP治疗致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89-290.

[9]张月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38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08-209.

[10]巩清梅,李懿,赵崟,等.珂立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177-178.

[11]张金,戍文菊.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173-174.

[12]姜凤朝,梁剑,方晓虹,等.N-CPAP呼吸机在NICU中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50-151.

(收稿日期:2017-09-15)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