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临床研究

2018-05-23 11:15成加林许晴丽王又桂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抑郁症脑卒中

成加林 许晴丽 王又桂

【摘要】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4例)施加氟西汀干预治疗,对照组(64例)施加茴拉西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且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7,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施加氟西汀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神经功能康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040-02

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多因脑部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血管堵塞造成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导致脑组织受损引发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1]。该疾病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2]。脑卒中患者身体难以恢复,多数患者会有卒中后抑郁体验,出现手脚不麻利、说话口齿不清等症状,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谈,身体能力也逐步下降,无法从事重体力活,感觉乏力,内心常会感觉孤独和无助,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3]。因此,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还会造成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本研究选取2016年

7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别施以氟西汀及茴拉西坦干预治疗,采用抑郁自查量表(SDS)和NIHSS卒中量表,观察分析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和抑郁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患者,以及有既往抑郁症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72例,年龄55~72岁,平均(65.71±9.23)岁;女65例,年龄53~69岁,平均(63.84±8.97)岁;疾病类型:脑梗死患者86例,脑出血患者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停止使用其他药物,給予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观察组施加氟西汀(生产企业: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10)20 mg/次,1次/d;抑郁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可每日服用两次氟西汀,在早晨和中午服用。

对照组施加茴拉西坦(生产企业:无锡凯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167),0.1~0.2 g/次(年龄≥70岁,0.1 g/次;年龄<70岁,0.2 g/次),3次/d[4]。

两组患者均服药3周。两种药物可根据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和药物反应,酌情增加或减少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SDS量表、NIHSS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采用美国教育卫生部推荐的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满分为10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评分值≥50分,说明患者有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表明抑郁情况越严重。选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的NIHSS卒中量表对患者神经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满分42分,其中0~1分表明正常或接近正常,2~4分表明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15分表明有中度神经功能障碍,16~20分表明有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20分以上表明有重度神经功能障碍,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5]。Barthel指数总分为100分,高于60分表示生活能基本自理,41~60分表示有中度功能障碍,20~4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低于20分表示完全残疾。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比较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均较严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且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疾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弄清,目前对该病患抑郁症的说法主要有两种:其一,认为该病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病变,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能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被阻断,导致两种物质分泌减少,进而使人情绪低下,产生悲观情绪;其二,认为该病受家庭、社会、生理等多因素的影响,如家人的嫌弃,朋友的疏远等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产生抑郁情绪[6-7]。

文献[8-9]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出现抑郁症的概率就越大,抑郁症程度也越深。从生理学角度来说,神经功能受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造成患者行动上的不便,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语言障碍,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打击。众所周知,神经功能受损的恢复期长,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难免会难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抑郁状态。

目前,在治疗抑郁症的手段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氟西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抗抑郁药,口服进入体内后,与突触后受体结合阻止神经突触细胞再吸收血清素,提升细胞内血清素水平,提高位于中枢神经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进而促进神经间的信息传导,减轻抑郁症状。茴拉西坦主要适用于脑出血、脑梗死、脑震荡等脑功能受损患者,特别是记忆力减退、神经衰退等症状[10-11]。

除药物治疗外,还应从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例如,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亲人的关心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性,给予其生活上的照顾,鼓励患者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2];医生除了在生理上给予治疗手段干预外,还应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复健,了解患者内心活动,告知病情该病的基本情况,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内心的紧张低落情绪。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经氟西汀干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茴拉西坦干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氟西汀可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使心情趋于平静。观察组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况,逐步恢复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施加氟西汀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旭林,陈日坚,陈碧琴,等.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39(2):93-95,98.

[2]王宇林.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药业,2010,19(5):17-18.

[3]王化贤,王东生,吕建周,等.脑卒中后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5):17-19.

[4]胡冰.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療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5(12):24-26.

[5]金良红.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探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18.

[6]徐艳玲.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657-658.

[7]程丰,邵国富,包仕尧,等.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33-536.

[8]韩金霞.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42):96-97.

[9]金景.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研究[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4):4595.

[10]原峰.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6,13(49):139.

[11]韩敏.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体会[J].母婴世界,2015,28(21):22.

[12]王雪.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023.

(收稿日期:2017-09-15)

猜你喜欢
抑郁症脑卒中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