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意义分析

2018-05-23 11:15刘玮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血尿酸冠心病

刘玮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冠脉CT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50例患者为试验组,并根据病变血管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5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取全部患者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血尿酸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两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UA、Hcy水平分别为(395.3±34.8)、(20.9±4.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07.6±31.4)、(5.8±0.6)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2组、3组UA、Hcy水平呈递增趋势,经Pearson分析,UA、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有独立相关性,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粥样动脉硬化独立危险因素,对冠脉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定期测定其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评估冠心病进展,为疾病诊治提供有效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血尿酸; 血同型半胱氨酸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044-0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管腔狭窄、阻塞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脏病,致死率高,准确把握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病情评估、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尿酸(UA)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其机体水平含量与大血管病变存在密切相关性。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代谢产物,近年临床研究发现高Hcy水平会促进冠脉粥样硬化形成,破坏斑块稳定性,是已经证实的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危险因素[1]。为进一步明确UA和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文章现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冠心病早期诊治及预防提供借鉴和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的患者为试验组,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冠心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相关标准[2],CT显示1支及以上冠脉或主要分支狭窄超过50%。排除标准:(1)免疫疾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急慢性感染;(4)肿瘤;(5)内分泌疾病(Ⅱ型糖尿病除外);(6)甲亢或甲减;(7)近3个月叶酸、维生素B族药物治疗史。入选病例中,男44例,女6例,年龄40~70岁,平均(56.3±5.7)岁。另选取同期5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心功能指标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影响研究指标血液水平的疾病。入选病例中,男41例,女9例,年龄42~67岁,平均(56.7±6.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烟酒史、疾病史等信息。于清晨空腹抽取两组静脉血液样本,送检实验室,以全自动生化仪检验血清UA(比色法)和血清Hcy(循环酶法)水平并记录。依据病变血管Gensini评分将试验组分为试验1组(Gensini评分<30分)19例、试验2组(30分≤Gensini评分<60分)17例、试验3组(Gensini评分≥60分)14例,比较观察各组患者UA、Hcy水平。以冠心病Gensini评分≥60分为因变量,以患者资料信息及UA、Hcy水平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1.3 冠心病Gensini评分标准

Gensini评分为国际通用标准,以冠脉CT诊断结果为依据,该标准包括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两个评分维度。狭窄评分:1%≤狭窄≤25%为1分,26%≤狭窄≤50%为2分,51%≤狭窄≤75%为4分,76%≤狭窄≤90%为8分,91%≤狭窄≤99%为16分,狭窄100%为32分。病变部位评分:小分支记0.5分,左前降支远段、右冠脉、左回旋支中远段记1分,左前降支中段记1.5分,左回旋支、左前降支近段记2.5分,左主干记5分。上述两项指标取乘积,Gensini评分总评分即为各血管病变处指标乘积之和[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和Logistic回归法,计算各因素相对危險度OR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UA、Hcy水平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UA、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冠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UA、Hcy水平比较

试验组3组患者UA、Hcy水平呈递增趋势,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UA、Hcy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UA=0.27,P<0.01;rHcy=0.76,P<0.05),见表2。

2.3 影响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以冠心病Gensini评分≥60分为因变量,UA、Hcy水平Gensini评分有独立相关性,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特征性表现,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心肌缺血性症状,是导致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极大。冠脉CT是确诊有无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严重程度的可靠方法,但是存在辐射问题且价格较为昂贵,重复性较低,因此,探寻一种新的可以简单、有效评估冠脉病变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多存在血Hcy水平的显著升高。该物质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一般经代谢分解后,在体内维持较低的浓度水平,但多种原发或继发性因素可导致Hcy代谢异常,使Hcy浓度堆积升高而出现高Hcy血症[4]。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相关性,高血同是大幅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Hcy可在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等物质作用下分解,但代谢机制障碍状态下,大量积聚的Hcy会产生过量的氧化物及过氧化物,会减弱纤溶、促进血小板聚集,引起血管内皮损伤[5]。(2)Hcy活化形式可与血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巨噬细胞吞噬该物质可形成泡沫细胞,造成血管内壁脂肪堆积[6];(3)Hcy能够增强高胆固醇、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研究发现,血Hcy水平较正常升高3 μmol/L,相当于胆固醇升高300 μmol/L、血压升高约0.5 mm Hg,增加不良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约8%[7]。目前,Hcy已经成为医学界防控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参考依据和指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Hcy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人群,且冠脉不同病变程度下Hcy水平呈明显差异性,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与黄晖等[8]报道结论一致,为临床以此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冠心病发生、进展过程中存在多种炎性反应,研究发现,UA通过氧化脂质和低密度脂蛋白,也参与相关炎性反应中,故有学者提出血UA升高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的观点[9]。目前,临床已经基本掌握了UA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UA增高使氧化作用增强,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脂类过氧化,加速氧自由基产生及冠脉病变的进展[10]。而机体为保护免疫不受氧自由基毒性损害会产生大量内源性抗氧化剂,由于尿酸在心血管中主要产自血管壁,故抗氧化剂在对抗作用中会在血管壁形成尿酸结晶,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诱导病变进展[11]。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UA水平同Hcy一样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冠脉病变程度正相关,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与宋艳东等[12]报道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血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冠心病粥样动脉硬化独立危险因素,对冠脉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定期测定其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评估冠心病进展,为疾病诊治提供有效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强,杨小梅,韩乾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6(8):18-21.

[2]王茜,阴赪茜,孙俊平,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病案,2015,10(7):88-90.

[3]宋艷东,陶英,王苏,等.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4):430-433.

[4]郭立新,梁文华.ACS患者血清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17-19.

[5]万荣,马建亮,郭水连,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6-7.

[6]刘帆,洪云飞,黄新平,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2014,9(29):273.

[7]陈厚良,朱智明,高彦琳,等.同型半胱氨酸、D-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2):1107-1110.

[8]黄晖,严宁,王义勇,等.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0):1208-1224.

[9]朱燕,宁涛,马小慧,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1):29-31.

[10]刘倩,刘欣跃,李林静,等.冠心病患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2016,34(8):594-596.

[11]徐三彬,郑建普,刘宗军,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5,10(19):3231-3234.

[12]宋艳东,张京梅,王苏,等.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32(3):266-268.

(收稿日期:2017-09-22)

猜你喜欢
血尿酸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女性血尿酸高,糖尿病风险大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痛风治疗血尿酸需持续达标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