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5-23 11:15魏文芬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效果观察

魏文芬

【摘要】 目的:研究探索与分析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助以多样性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的血糖值、心绞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为9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用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护理中,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也能够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效果观察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099-03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极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极易发生并发症,且并发症多以心血管疾病为主[1-2],该病给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饮食、作息习惯不规律的情况增加,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糖尿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暴饮暴食、消瘦等,患者极易出现血糖突然增高的现象,长此以往,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并发症冠心病。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逐渐增多,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加,两种疾病互为因果,极易加重病情的发展,使得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4]。目前,已经有相关报道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因此急需探索一种新的护理方式,通过多样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危险性,并减少患者的死亡。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6年12月确诊的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或多样性护理方式,旨在探索多样性护理方式是否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7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6例患者中,年龄36~75岁,平均(52.6±3.3)岁;病程1~22年,平均(11.3±2.2)年。纳入标准:(1)自愿参加研究;(2)无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3)无精神病史;(4)能够理解随访内容,并配合随访。排除标准:(1)有严重认知障碍者;(2)严重营养不良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有其他非冠心病的合并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83例患者进入试验组,83例患者进入对照组。试验组中男44例,女39例;年龄36~70岁,平均(50.7±3.0)岁;病程2~20年,平均(12.1±1.8)年。对照组中男45例,女38例;年龄28~75岁,平均(53.8±4.1)岁;病程1~22年,平均(11.0±2.1)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药物进行疾病治疗,对照组给予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基础护理、血糖监测、饮食指导等。试验组给予护理方式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让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进行多样化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 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知识接纳水平,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采用定期开展患者关爱讲座、病房宣传彩页发放、一对一交流、循环播放相关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在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前以讲解疾病治疗的相关方式为主;疾病治疗中以宣传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为主;治疗后,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患者肥胖、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控制效果之间的关系,强调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坚持服药治疗的重要性。同时,专业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按时记录每日的生活行为,加强血糖水平自我检测的意识。

1.2.2 安全合理用药指导 在患者治疗期间及出院后,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清楚、明了的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应当详细讲解常用降糖药物及治疗冠心病相关药物的作用原理、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服药过程中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避免过量服用药物导致相关毒性的产生。可以适当制作患者用药日记卡,在出院时,随出院材料一起给予患者,告知患者认真记录每日用药情况的重要性,确保药物能够在发挥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少的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1.2.3 生活方式干预指导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疾病康复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医护人员应该嘱咐患者出院后要进行自我身心调养,尽量避免大喜大悲等情緒过激的情况出现,认真指导患者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的多样式方法,嘱咐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较为平和的心态,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选择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按时作息,避免晚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运动,运动方式以散步、瑜伽等有氧运动为主,尽量避免剧烈活动。每周运动次数大致保证在3~5次,每次时长约0.5 h,运动后及时休息。饮食方面,患者日常饮食要尽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糖类食物尽量避免,注意营养均衡,多吃维生素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1.2.4 心理健康干预指导 长期的药物治疗极易引起患者心理压力急剧增大的情况出现,焦虑烦躁的情况非常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与患者保持充分的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并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尽全力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

1.2.5 随访指导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当通过电话、微信、QQ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对患者的用药、饮食及运动情况进行监督,并适时的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在第一时间解决疑虑,嘱咐患者每两周按时来医院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是否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及随访的行为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运动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食欲情况等。针对以上内容,笔者所在医院单独设置调查问卷,共45小题,每小题设置“是”“否”两个选项,每小题记1分。患者最终得分小于20分,判定为依从性差;患者最终得分介于20~35分,判定为依从性良好;患者最终得分大于35分,判定为依从性优秀。依从性优良率=(依从性优秀+依从性良好)/总病例数×100%。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评估,分别记录患者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的血糖值。在不良反应方面,主要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存在差异,试验组的依从性优良率为9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用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2.3 两组患者出现心绞痛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这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治疗,其本身及诱发的并发症极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但是因为糖尿病合并症的病因相对较为复杂,目前其机制尚且没有确定的解释。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以心血管疾病居多[6-9],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患者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息息相关[10-12],采用适当的护理方式,帮助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亟待解决。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的依从性优良率为9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4%(P<0.05);试验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用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5%(P<0.05),说明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治疗,均能够有一定程度获益,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患者相较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而言,依从性更高,血糖控制良好,出现心绞痛的情况更少。

综上所述,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护理中,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也能够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小群.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4):100-101.

[2]李晶.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6):139-140.

[3]范聪聪,汪敏.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3:149-150.

[4]王咏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6.

[5]张爱民.冠心病、糖尿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比较研究[J].新疆医学,2011,41(9):121-122.

[6]蔡伟,李健,姜曦,等.不同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3):229-231.

[7]郑纪玉.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8):158-159.

[8]李艳秋.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2):197-198.

[9]时立伟,李璐莹,金淑云,等.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32):152-156.

[10]李贝.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17):137-138.

[11]邓秀荣.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222-223.

[12]吴小红.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6):955.

(收稿日期:2017-09-30)

猜你喜欢
多样性护理效果观察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干预价值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