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研究

2018-05-23 11:15卢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心理护理干预抑郁

卢琴

【摘要】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服务对其焦虑、抑郁情绪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以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服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05-03

慢性乙型肝炎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具有传染率高、病程较长及容易反复等特点,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1]。慢性乙型肝炎久治难愈,可进展成肝癌、肝硬化等严重后果,从而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报道表明,绝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合并焦虑、自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许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欠佳,从而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2-3]。因此,给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患慢性乙型肝炎的80例患者,纳入标准:(1)均满足《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0年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e阴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上升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肝炎病变;②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呈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者阴性,HBV DNA阳性,ALT反复或持续异常,或者肝组织学检查存在肝炎病变[4];按照生物化学试验与其他临床检查结果,以上两种慢性乙肝也能进一步分成轻、中、重等3个级别。(2)意识及精神状态均为正常。(3)病程均超过6个月。(4)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字。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脑、心、肝及肾等器官性疾病者;(2)合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3)合并精神障碍或疾病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采用双盲分组法进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平均(37.52±12.61)岁;病程3~4年,平均(3.5±0.5)年;BMI为25~30 kg/m2,平均(27.5±2.5)kg/m2;觀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9~59岁,平均(38.12±11.98)岁;病程2~5年,平均(3.5±1.5)年;BMI为26~31 kg/m2,平均(28.5±2.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即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详细告知患者慢性乙型干预的相关知识与所用药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服务,首先于患者接诊时通过温柔体贴的语言、沟通技巧及熟练的操作获得患者的信任,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同时,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以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掌握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及思想顾虑,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及需求制定心理计划,具体内容包括,(1)焦虑及抑郁情绪护理:患者在了解自己患病后,常选择回避方法,再加上自身对疾病知识的错误了解,丧失工作能力及医疗费用昂贵,从而使其出现很重的心理及精神折磨,因此,护士应注意换位思考,通过忍让、包容及同情等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倾诉情绪,以有效疏泄其负面情绪;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讲解治疗成功病例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信心,以使患者情绪保持放松。(2)孤独及自卑情绪护理:因本病没有特效药物,传染率较高,再加上社会人群对本病的错误认知,易导致患者周围人群出现恐慌情绪,从而使其对患者产生疏远,导致患者出现自卑、孤独等情绪,因此,护士应通过对待家人或朋友的方法与患者交流,以消除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诚;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为其寻求社会支持,鼓励朋友、亲戚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及鼓励,多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合理的知识教育;告知患者、家属国家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政策支持,使患者感受到生活的希望。(3)无望情绪护理:因遭到社会的排斥,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案,家庭负担增大与并发症的影响,常导致其出现轻生、无望情绪,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患者合理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及情绪调节,给予合理的心理疏导,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观性,提高其自信心,以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护理干预2个月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分析[5-6]。量表均包含项目20个,采用4级评分制度,其中SAS评分>50分代表患者处于焦虑状态,SDS评分>54分代表患者处于抑郁状态,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且病程>6月,或发病时间未明且伴有慢性乙型肝炎症状者[7]。随着患者的病情进展,该疾病会逐渐转变成肝硬化、肝肿瘤,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同时因慢性乙型肝炎具备传染性强、病程较长等特点,常导致患者有非常大的心理负担,外界也会产生排斥、孤立心理,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自卑、抑郁、孤独、无望等负面情绪[8]。

慢性乙型干预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状态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自身原因,患者对于临床诊断的结果无法面对及接受,且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较差,具有错误认知,导致患者出现自卑、恐惧、不安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出现屈服、回避等行为;(2)家庭原因,少数患者由于疾病而失去工作能力,且因受到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显著增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患者家属的不支持、不理解,也是引发患者负面情绪的重要原因[9];(3)社会原因,由于普及健康教育的缺陷,社会人群对本病患者普遍具有回避、歧视态度,不愿意和患者接触,自然是患者感到歧视、孤立,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自卑、孤独等情绪,由于受到以上负面情绪的影响,常导致患者治疗时不愿意配合临床治疗,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及病情康复[10]。因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服务,对于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其病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1-12]。

本研究中笔者针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服务,首先通过合理的交流告知患者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然后根据患者的负面情绪原因及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最后经过合理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意识,使患者可以有效调节自身情绪,同时还应做好对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使其给予患者充分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结果发现,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预服务,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永梅,曲熙波,郝淑卿.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2):169-170,180.

[2]孙岚.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1):3921-3923.

[3]肖花,姚红艳,曾东红,等.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4):333-334.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0年版)[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2):121-122.

[5]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J].上海精神医学,1984,11(2):73.

[6]王征宇,迟玉芬.抑郁自评量表(SDS)[J].上海精神医学,1984,11(2):71.

[7]宁琳,王园园.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177-180.

[8]周靖,黄静,郭翠敏,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自体DC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2159-2161.

[9]孔琴.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38-139,152.

[10]余巧文,冯秋红,杜余芬.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及推广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4):94-95.

[11]郑必慧.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68-69.

[12]金一.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3):65-66.

(收稿日期:2017-09-28)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心理护理干预抑郁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