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2018-05-23 11:15曾慧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

曾慧玲

【摘要】 目的:探究在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度烧伤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在创面换药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模式护理,试验组则在创面换药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中度烧伤患者护理干预结果。结果:试验组轻度疼痛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换药结束时、换药后5 min的疼痛评分、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度烧伤患者接受创面换药的过程中,为其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将其自我配合意识提高,减轻其疼痛感。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中度烧伤; 创面换药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10-03

烧伤疼痛是患者因组织损伤而出现的痛苦生理及心理感受,患者的痛觉神经末梢暴露或损伤,在受到刺激之后,较易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其在换药中的疼痛感最为强烈,较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1-3]。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中度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降低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30日-2017年5月20日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中度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在烧伤后6 h内入院;(2)均为中度烧伤;(3)换药时间>8 min[4]。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伤病者[5]。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下接受本次研究,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其就诊顺序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50例。试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2~61岁,平均(36.01±3.12)岁;烧伤面积12%~23%,平均(16.56±2.08)%。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22~60岁,平均(36.12±3.10)岁;烧伤面积12%~22%,平均(16.38±2.17)%。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度烧伤患者在换药过程中接受常规模式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在为患者实施换药前,准备器械、敷料、洗消剂、药品,并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在实施换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协助医疗人员进行敷料、器械、药品的传递;在换药之后,熟练处置相关物品。

试验组中度烧伤患者在换药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即在常规模式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下护理方案。

1.2.1 换药前护理 护理人员合理对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节,并加强患者的交流,通过亲切、诚恳、易懂的语言和语调引导患者的思维过程,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合理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慢节律呼吸及深呼吸,可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缓解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促进其情绪的镇静,以降低其焦虑反应。

1.2.2 换药中护理 在为中度烧伤患者实施换药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病房内出入的人数,并使用屏风或床边隔帘进行遮挡,加强患者隐私的保护,为其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在实施换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其将内心的感受说出,若其出现极度紧张的状态,则可采用轻抚患者额头、拉手等肢体干预对患者进行安抚,并指导其进行慢节律呼吸及深呼吸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全程陪伴中度烧伤患者进行换药。

1.2.3 换药后护理 在中度烧伤患者换药后,及时对相关的药物进行清理,并对床单元进行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適的体位,并对患者的病房进行通风换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其进食无刺激性、高蛋白及高热量的食物,合理对病房内的光线进行调节,从而对安静的环境进行创造,使得患者在换药后,能够得到有效的休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中度烧伤患者换药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采用NRS数字疼痛量表进行评分,分数为0~10分,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剧痛为10分[6]。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换药前、换药结束时及换药结束后5 min的疼痛程度和心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中度烧伤患者的疼痛评分、心率水平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中度烧伤患者的疼痛等级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试验组轻度疼痛患者23例(4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例(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疼痛评分和心率

两组中度烧伤患者换药前的疼痛评分、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换药结束时、换药后5 min的疼痛评分、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疼痛是主观不适的一种,在烧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中均存在疼痛,尤其是其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更为剧烈[7]。疼痛是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患者的疼痛评分已被常规记录在其生命体征及病历中,对烧伤患者实施换药的过程中,如何将其换药时的疼痛程度降低已经是其护理的重点内容[8]。

文献[9-10]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接受换药的过程中,为其实施右美托咪定、曲马多、氯胺酮等药物干预,能够将其换药中的疼痛程度降低。但是烧伤患者的换药次数较多,具有反复性及频率高的特点,如长期为其实施药物干预,则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有学者研究表明,中度烧伤患者多数存在焦虑的情况,在其换药时,其焦虑会加重,从而增加其疼痛程度[10]。因此,正确对中度烧伤患者的焦虑状态、疼痛状态进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来进行止痛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舒适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的护理模式,为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使其在社会交往、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达到最大程度的舒适、愉悦状态[11]。在中度烧伤患者换药前、换药中、换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其紧张、焦虑情绪,积极与其沟通,加强其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其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换药过程[12]。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对中度烧伤患者的病情变化、疼痛程度进行了解,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从而缓解其精神和生理痛苦,改善护患关系。本次研究可以证实,试验组中轻度疼痛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换药结束时、换药后5 min的疼痛评分、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綜上所述,舒适护理在中度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焦虑、紧张程度,使其保持更好的状态配合换药操作,从而降低其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增加其换药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骆艳杰,彭湖娅.舒适护理对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81-182.

[2]王彤华.烧伤疼痛护理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6):3299-3301.

[3]刘慧敏.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786-788.

[4]汤红佩.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心理状况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4):122-123.

[5]陈尉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良心理情况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45-246.

[6]刘慧敏.护理干预对Ⅱ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4):589-590.

[7]蔡夺,吴巍巍,张晓杰,等.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对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544-546.

[8]王磊,鲁正鲜.优质护理在烧伤创面换药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7):168.

[9]胡金平.优质护理在烧伤创面换药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7,23(15):141-142.

[10]叶小兰,何秀珍,杨芳.烧伤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02-103.

[11]刘慧.全面优质护理对烧伤患儿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1):4427-4428.

[12]张菲,许乐,李琳.手部烧伤病人综合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20):2062-2064.

(收稿日期:2017-09-27)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