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作用

2018-05-23 11:15王爱丽熊莲莲叶东婷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王爱丽 熊莲莲 叶东婷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脑震荡伴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相对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震荡伴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将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改善。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脑震荡; 焦虑抑郁综合征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18-02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ndrom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Concussion/WANG Aili,XIONG Lianlian,YE Dongt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8):118-119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ncussion syndrome effect on the brain.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82 cases of cerebral concussion in our hospital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ndrome patients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service,on this basis,to provide psychological nursing service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wo groups of nursing anxiety,depression were compared.Result: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DS,SAS scores were decreased in different degree after nursing,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significant for cerebral concussion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erebral concuss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ndrome

First-authors address:Dang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Dangyang 444100,China

临床上,患者在各种脑外伤之后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失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头晕与头痛等症状,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善即为脑震荡伤后综合征[1-3]。脑震荡具有突发性特点,虽然没有明显颅脑器质性损伤出现,但受到术后多种因素影响后,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4-6]。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小剂量药物联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来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积极影响,以此来促使其生活能力与自理能力提高[7]。本研究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震荡焦虑抑郁综合征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脑震荡伴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本研究或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于自愿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者;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41例,平均年龄(32.21±5.26)岁,平均病程(3.02±0.58)年,包括男22例,女19例。对照组患者共41例,平均年龄(32.52±5.39)岁,平均病程(3.52±0.92)年,包括男21例,女20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心理护理):(1)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找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2)针对患者的情绪状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患者因为脑震荡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深入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其充分呵护与安慰,将心理障碍排除,将其治疗与护理配合度提高。(3)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其讲解出现脑震荡的原因及病情变化情况,促使患者各种疑虑均得到有效解除,采取各种措施将患者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将其治疗与护理配合度提高。(4)对患者进行精神分析护理,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量化分析及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的方式,将患者因为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5)指导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在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通常会将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夸大,为此,护理人员要给予其积极鼓励,将其信心增强,避免給予患者模棱两可的回复。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仔细观察,以此来了解其情绪变化情况。与此同时,要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暗示,促使其能够重新正确认识疾病。(6)对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进行应用,主要包括计划与验证两个部分的内容,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对因为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生的错误认知进行自我否定。

对照组(常规护理):仅为患者提供一般性护理服务,最大限度上满足患者一切合理需求。

1.3 观察指标

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与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进行对比,两个量表均包括选项20个,采用4级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价,SDS量表评分在53分以上则表示有抑郁症状存在,SAS量表评分在50分以上则表示有焦虑症状存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包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SA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脑震荡属于一种暂时性脑部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近事遗忘、短暂性昏迷、恶心与头痛,但是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不会有阳性体征出现。脑震荡后的症状群会对多方面症状进行涉及,包括行为与情感症状、认知症状与躯体症状。脑震荡患者不仅需要承受较大的身体伤害,而且还会有一系列心理应激出现[8]。通常情况下,脑震荡患者会伴有焦虑抑郁综合征出现,所以不仅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以此来促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促使其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与护理。研究显示,康复期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经济原因及患者自身原因,以上各种原因均可能促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9-10]。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对其治疗与护理过程进行充分了解,对疾病变化规律进行充分认识,进而促使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11]。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相对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低,由此可充分看出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通过对疾病发生及发展等环节进行研究,进而为其制定针对性、科学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并且将其应用于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其次,根据患者焦虑、抑郁的不同程度,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计划,对心理暗示疗法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积极向上的语言来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其主动参与性提高。张天艳[12]选取80倒脑震荡伴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经过护理,A组轻度抑郁多于B组,而重度抑郁较少,护理效果更优(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相似性,进一步证明了对脑震荡伴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脑震荡伴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將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扬.心理护理干预在脑震荡合并焦虑抑郁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6):163-164.

[2]张晶,姚丽文,黄瑾,等.薰衣草精油穴位按压改善脑震荡患者头痛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4,14(2):54-56.

[3]冷思群.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7):60-61.

[4]王桂丽,许明涛,狄旭,等.对120例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51-53.

[5]张峥,李凯.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体会[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7):3273.

[6]李莉,刘静.心理支持法在脑震荡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35(25):3553-3554.

[7]高玉琼.舒适护理在住院脑震荡患者的应用分析[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178.

[8]王瑜,黄雪汝,林劲,等.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2):315-318.

[9]张翠翠.心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8(9):88,91.

[10]王雅娟,孙延辉,房俊娜,等.脑震荡急性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2(7):4333.

[11]林承怀,王丹,曾钦霖,等.心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预后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1):174.

[12]张天艳.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7):201.

(收稿日期:2017-09-21)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家属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
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