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8-05-23 11:15张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效果护理

张琴

【摘要】 目的:对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于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共61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31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于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焦虑抑郁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并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广泛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癌手术; 心理干预; 护理;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20-03

甲状腺癌属于临床医学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是内分泌肿瘤的首位,且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有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以年均6.2%的速度增长[1-2]。其中,大部分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对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均不敏感,而早期的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手术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的范围较大,且需要多次对淋巴结进行清扫,再加上术后的并发症相对较多[3-4],因此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十分抗拒;且即使是自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前仍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开展。为此,必须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术前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对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现做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共61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时间为2014年10月-2016年11月。入选标准:经诊断均确诊为甲状腺癌者,且均需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订相关知情同意文件。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理、精神或脏器疾病者;意识模糊者;沟通障碍者;对此次研究持拒绝态度者。将全部入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0例,包括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6岁,平均(48.25±1.23)岁;研究组31例,包括男15例,女16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7岁,平均(48.85±1.92)岁。两组患者均为乳头状癌。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应及时为患者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并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经历、家族病史、文化程度以及心理状况等,从而有助于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的相关检查,如甲状腺CT、B超等。同时,对于有烟史的患者,应叮嘱其戒烟,并说明戒烟对改善病情的重要性。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方法:手术前1 d,护理人员应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并告知手术的时间、方式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术前容易出现一系列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产生焦虑、抑郁、悲观、担忧等不良心理,不仅不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还容易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手术前1 d,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同时,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提升患者的手术安全感;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与患者家属交流,促使其积极参与至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共同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支持、安慰与鼓励,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并促使其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接受手术。(2)术前,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甲状腺的相关疾病的认识并不明确,甚至存在误解,导致患者在术前容易有所顾虑,再加上部分患者不了解临床上的一些专业术语,因此常常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为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说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生长速度、发病时间、体质量的变化、手术的治疗目的、过程、麻醉的药物及给药方式、手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体位的配合等,同时,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系列疑惑,或可讲解相关成功的疾病案例及主治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消除误解。另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放松精神、咳嗽等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对于担心术后会留下瘢痕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向患者讲解手术会尽可能地选择小切口,且术后会采用美容缝合的措施来减少瘢痕,因此不会影响肌肤美观,从而消除患者的应激心理。注意,对于情绪异常激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教育,并用语言+非语言的方法鼓励、暗示患者,从而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并逐渐稳定情绪。另外还需注意由于患者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且文化程度不同,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还需要通过专干宣传及专题讲座、交流会、发放健康知识小手册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3)护理人员在术前还需定期打扫患者的病房,确保病房的干净整洁,并控制好温度与湿度,有条件的可为其提供单独的病房,同时,还需督促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及作息规律,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4)术前,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案,告知患者应多走出病房呼吸新鲜空气和进行简单的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体质,对自身的心理调整也具有促进作用,进而达到缓解身心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焦虑抑郁的评分、护理总满意度。其中,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抑郁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以40分界线,达到40分则说明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其中,采用自制护理满意评价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若评分为90分或以上则为非常满意,若评分为75~90分则为满意,75分以下则为不满意。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所得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于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甲状腺主要是由甲状腺两侧的上、下动脉来提供血液,周围血管较为丰富,且血管周围亦存在重要的神经,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分泌腺体[5]。因此,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风险较大,如治疗措施或护理措施不当则容易诱发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健康恢复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甲状腺癌为恶性肿瘤,通常好发于年轻的女性群体[6-7]。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且甲状腺癌手术具有治愈率相对较高、创伤较小、疼痛较轻、美观性强、恢复较快等优势,因此备受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青睐。但由于人体颈部的生理结构较为复杂,血管与神经的变异较多,手术操作的空间极小,故给内镜的操作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8-9]。再加上在术前,大部分患者极容易出现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抑郁、悲观、担忧等不良心理,不仅不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还容易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而延长了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给予该疾病患者良好的术前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整体质量及手术的成功率。

有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麻醉、治疗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均不了解,导致患者对甲状腺癌手术存在一定的误解[10],再加上部分患者认为甲状腺癌属于不治之症,因此常常出现自弃自暴,甚至放弃治疗的心理,如这种负面情绪得不到良好的疏导,则极容易引发生理及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如睡眠障碍、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从而阻碍了手术的顺利完成,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临床预后与恢复。为此,必须给予甲状腺手术患者于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临床预后的提高。有研究证实,在术前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为此,本文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术前实施了心理护理模式。其中,该护理模式是在常规基础护理上进一步优化的护理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护理内容较为全面,护理措施也极具人性化与个性化,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恢复有重要的意义[11]。同时,术前,护理人员不仅对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疏导,强化对患者的巡视,还向患者详细介绍了手术室的环境,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促使其积极参与至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共同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支持、安慰与鼓励,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并促使其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接受手术[12];而通过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说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治疗目的、过程、麻醉的药物及给药方式、手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体位的配合等,同时,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系列疑惑,从而明确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研究组于干预后的心率(88.01±5.67)次/min、收缩压(135.28±7.21)mm Hg、舒张压(87.35±5.27)mm Hg及焦虑评分(42.58±5.28)分、抑郁评分(45.37±3.64)分,均显著比对照组的(94.25±5.31)次/min、(94.26±5.45)mm Hg、(146.57±7.82)mm Hg、(50.25±5.14)分、(51.14±3.17)分优(P<0.05);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73.33%)显著低于研究组(93.5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于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并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素芳.整体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9):129-130.

[2]刘小波.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7):204-205.

[3]刘艳梅.对行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0):172-173.

[4]谢华平,秦红艳,朱盼盼.甲状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护理干预策略解析[J].医学信息,2016,29(24):149-150.

[5]孙雅玲,崔燕,孙雅群.浅析改良健康教育方式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的影响效果[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641.

[6]李丽贞.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應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827-1829.

[7]蒋丽安.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89-91.

[8]杨彦.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109-110.

[9]王德菊,王德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焦虑的现况调查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5):144-146.

[10]单丹丹,兰天,李琦,等.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237.

[11]李素芳.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6):853-856.

[12]王洪梅.甲状腺癌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9):151-152.

(收稿日期:2017-09-29)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效果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