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8-05-23 11:15和莉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

和莉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

5-9月收治的9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护理方式,给予研究组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79%,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591,P<0.05);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5.11%,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97,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支气管肺炎;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26-02

支气管肺炎症状好发于气温骤变的寒冷季节,是儿童群体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症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萎靡,持续性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状[1]。如果患儿出现该种疾病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干预,将会使患儿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损伤,严重可导致患儿的生命安全遭受较大的威胁[2]。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方案为控制炎症,防治并发症及缓解气促症状,但是文献[3]相关资料显示,患儿治疗期间给予的护理方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

5-9月收治的9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9月收治的9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经过临床检验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均伴有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患儿家属同意此次研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患儿;神经系统受损患儿;传染性疾病患儿;心肺功能不全患儿;肾衰竭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2~11岁,平均(6.2±1.3)岁;平均病程(8.2±1.6)d。研究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10岁,平均(6.1±1.4)岁;平均病程(8.5±1.4)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饮食干预,卫生护理,健康教育及呼吸道护理干预等方式。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干预,包括建立专业化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有专业医生以及护士组成,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护理培训[4],具体如下。

1.2.1 住院初期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为患儿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视频资料,图片及宣传册为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以提升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度[5]。对患儿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查其肝肾功能情况。如果患儿存在排痰困难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儿进行吸氧吸痰处理,如果患儿的年龄较小,则可以采用面罩吸氧方式,年龄稍大患儿可以采用鼻导管吸氧方式[6]。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实时监测患儿的肺部及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上报给主治医生;同时,还要改变患儿的饮食习惯,主要是以半流质食物为主,这样可以缓解患儿的肠胃负担。护理人员应当督促患儿多休息,并且定时改换卧位[7]。

1.2.2 住院中期护理 首先检查患儿外周血,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医生。此外,对家属讲解患儿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及用药禁忌,实时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及生命体征[8]。每隔2小时轻拍患儿背部,以有效避免患儿出现呼吸道堵塞等症状,有利于排除痰液。

1.2.3 住院后期护理 首先需对患儿进行巩固性处理;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9]。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儿的皮肤及口腔进行清洁,避免出现细菌感染情况。此外,还要检查患儿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要督促患儿进行机体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10]。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分值≥90分,满意:分值60~89分,不满意:分值<60分。護理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79%,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5.11%,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小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还不完善,极易遭受病毒侵袭,支气管肺炎的高发人群在于儿童,该群体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且其呼吸系统具有解剖学特征[11]。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儿童的发病率,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作为新型的护理方式,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主要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系列的护理干预计划,主要包括对患儿的疾病监测,治疗及康复化护理干预等多个方面,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卧床时间,降低患儿的住院治疗费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全面落实各个方面的护理措施,并且能够使患儿及其家属掌握和明确临床护理的流程及具体措施,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可以促使患儿家属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上来[11]。由于幼儿具有狭窄的气道管径,并且缺乏完整的气道纤毛运动功能,所以一旦遭受病毒等感染,则较容易使其肺泡壁出现水肿及炎症情况,造成患儿体内流失氧气等症状[12]。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79%,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5.11%,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涓.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49-151,161.

[2]王海萍.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探究[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5):2875,2877.

[3]郑义雪,陈丽珠,陈杰奎,等.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J].河北医学,2017,23(7):1193-1196.

[4]沈萍.家属互动参与模式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症患儿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5(8):77-79.

[5]韩巧珍.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的作用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5):178,182.

[6]季东平.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219-220.

[7]张慧.肺炎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4):255-256.

[8]尹维,阿不力克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孤残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探讨[J].新疆医学,2016,46(3):302-304.

[9]王蕾.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效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0):123-124.

[10]高芹凤.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84-85,88.

[11]热汗古丽·吾布力.使用清肺合剂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保留灌肠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7):173-174.

[12]任海麗.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1.

(收稿日期:2017-10-20)

猜你喜欢
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20例的效果分析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