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8-05-23 11:15徐伟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临床效果

徐伟玲

【摘要】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12日-2017年5月12日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将其按照隨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椎体成形术),对照组3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骨水泥漏诊发生率及治疗费用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漏诊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6 531.51±824.15)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及不良反应低等优势。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36-03

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发于骨质疏松患者,主要是因患者的骨密度低,从而增加骨的脆性和骨折风险性;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可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2]。笔者所在医院为了观察椎体成形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具体见文章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12日-2017年5月12日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椎体成形术),对照组3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男∶女=15∶15;年龄60~80年,平均(68.21±7.15)岁。对照组男∶女=16∶14;年龄61~81岁,平均(68.25±7.2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定骨折部位,指导其采用俯卧位,给予体位复位等操作,从而尽量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并在C臂X机透视下确定节段后,对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引导针的引导下放置工作套管,并将球囊放于椎体前1/2~1/3,加压扩张,待椎体高度满意后停止加压,并取出球囊,将骨水泥调至黏稠状,对其进行分次注射,术后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12 h,待骨水泥完全硬化后,插入内芯,拔除穿刺针。

观察组给予椎体成形术。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片和CT检查,从而确定骨折部位;进入手术室后指导其采用俯卧位,并对其进行体位复位,从而在最大限度下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在C臂X机透视下确定节段后,采用普鲁卡因对其进行局部麻醉,确定穿刺位置后,采用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包在伤椎两侧的椎弓根注入,见骨水泥浸润伤椎后缘停止推注,并待其硬化后,插入内芯,拔除穿刺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VA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骨水泥漏诊发生率及治疗费用进行观察和评价。

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0~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加剧烈[3]。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压缩椎体恢复正常状态,可以正常进行活动;有效:患者经治疗后骨折逐渐愈合,并且胸腰段外观和椎体形态发生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并出现加重现象,如功能障碍等[4];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漏诊发生率、治疗费用

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漏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好发于骨质疏松患者,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治疗此疾病的重要手段为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属于微创手术[5]。

在临床上评价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重要指标为疼痛缓解,本研究结果中可发现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从而降低疼痛程度;椎体成形术的止痛机制与以下具有密切相关联系:(1)骨水泥注入过后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2)一旦发生聚合,高热容易对周围神经末梢起到一定程度的破坏;(3)骨水泥在机体内未发生聚会,则会导致单体细胞释放毒性作用[6-7]。

曾有研究表明: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增加椎体高度;也有研究表明:椎体成形术可以对椎体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起到改善作用[8-9];两种手术相比较,椎体成形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凸Cobb角效果优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主要是与骨水泥、术前后体位复位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10];同时还可以降低注射压力,改善骨水泥注射量与椎体高度;行此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均为老年人群,其目的为缓解疼痛、稳定骨折及改善功能,并且还能起到满意的临床效果[11]。

本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由此说明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及副作用低等优势,并且止痛效果明显,可以恢复有效的患者压缩椎体的高度[12]。

总之,在临床上可将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江,蒋西嘉,王凯,等.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138-139.

[2]孙明顶.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4):128-130.

[3]吴发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30-131.

[4]钱玉强.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43-45.

[5]陈红峰.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43-44.

[6]高劲松,高新民,文坤树,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146-147.

[7]李满峰,贾世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2-43.

[8]周志刚,李强,严朝华,等.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國医学创新,2016,13(8):46-49.

[9]马志锋,凌云,王延涛,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8):19-22.

[10]汤伟.椎体后凸成型术联合电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8-19.

[11]曾博,张慧琳,熊春,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再发骨折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2):50-52.

[12]张旭桥,王晓晖,姜升平,等.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分析展望[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6):132-135.

(收稿日期:2017-09-29)

猜你喜欢
椎体成形术临床效果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椎体内囊性变的疗效分析
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