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临床分析

2018-05-23 11:15李晓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变异性阻塞性通气

李晓玲

【摘要】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此组患者列为观察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122例健康者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及不同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比较,观察组的SDNN、SDNN5均低于对照组,SDANN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据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分为重、中、轻度三组,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与对照组比较,SDNN、SDNN5均低于对照组,SDANN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心率变异,此与患者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的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将这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视起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患者发生急性心脏事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脏事件; 临床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43-0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一些外界原因导致了患者上呼吸道发生阻塞,使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出现了呼吸暂停,同时伴有缺氧、鼾声等症状的比较复杂的一种疾病[1]。而急性心脏事件所指的是与心脏有关的突发的病变,很多突发的病变经常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的后果。由于患者在发病期间的内分泌功能和血流的动力学受到了改变,这种改变造成了患者体内多个器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2-3]。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了心脏事件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此组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122例健康者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此组健康者列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81例,女41例,年龄35~72岁,平均(49.1±5.7)岁,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标准分为重度31例,中度51例,轻度40例;对照组中男82例,女40例,年龄34~70岁,平均(48.9±5.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均用Profu-sion2型(澳大利亚Compumedics公司)多导睡眠分析仪和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仪(北京彭阳丰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对244例检查对象的心电情况进行24 h检测,并通过计算机对监测到的心电信号进行自动分析。在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方面,先记录正常的N-N间期的标准差(SDNN),然后将每5 min正常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5)和每5 min正常N-N间期标准差值的平均值(SDANN)逐一记录[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观察组不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比较

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比较,观察组的SDNN、SDNN5均低于对照组,SDANN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不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患者与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依据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分为重、中、轻度三组,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与对照组比较,SDNN、SDNN5均低于对照组,SDANN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正常生活中,外界环境的因素、患者的心理情况、患者的自主神经、患者的体液状况等都是影响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因素[5]。患者体液中一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和自主神经的活动情况都随着昼夜的变化而规律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整患者的心脏常规性的电活动情况,进一步有效地稳定患者的心脏功能[6]。但是,与此同时,因为患者在白天会保持在清醒状态,所以,在白天,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所需求的交感神经的张力就会大大增高;而夜间,患者是处于睡眠状态的,这时候患者体内的迷走神经就会进行大规模的活动[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会使患者发生比较严重的心脏事件。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一般就是指窦性心律在逐次心动周期时间内的变异指标,这个指标能够将患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和平衡力指标非常清晰地反映出来[8]。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就是能够对患者的自主神经的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但是在评估时,一定要在对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束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在以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研究中,就有很多的资料说明了患者心律失常、心率的变异和猝死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9]。而后,有相关的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个观点。

在本次研究试验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睡眠时会出现睡眠中的上气道阻塞,当患者在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时,患者的心动速度就会随之减慢,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在睡眠中会因为心动过于缓慢而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这时候如果患者突然清醒,那么患者的心动速度就会猛然加快,一些比较严重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10],这时候患者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作用反复出现在患者的神经系统中,也就导致了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严重的紊乱现象。这就是心律失常现象,然而在大多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患者出现猝死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这种心律失常引起的[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所发生的严重的关于心率上的变异性是直接导致患者心脏出现紧急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之前,这种关系没有被广大的医疗人员所重视,所以致使很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了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现象[12]。希望更多的医疗人员将心率上的变异性与患者心脏出现紧急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够重视起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减少患者发生心脏紧急事件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卫阳,陈延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7):104-105.

[2]宋素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4):3348-3349.

[3]万宗仁,陈锐,佟光明,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3,39(7):788-790.

[4]苏晓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128-129.

[5]尤麗丽,郭爱敏,赵艳伟,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现状及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4):1-6.

[6]田松焕.全程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6):20-22.

[7]李文鹏,李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5):511-512.

[8]赵良平,王学斌,王莉,等.心脏内科住院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3918-3921.

[9]曹玮,王岳恒.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功能变化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5):474-477.

[10]新图叶.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0):2459-2463.

[11]万宗仁,陈炜,徐靖.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4):460-462.

[12]姚丽霞,黄黛,李芳,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6,56(33):65-67.

(收稿日期:2017-09-20)

猜你喜欢
变异性阻塞性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缬沙坦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