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2018-05-23 11:15何炳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何炳华

【摘要】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9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采取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520 0,

P<0.05);试验组针道感染和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600 0,P<0.05);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55.5%,显著低于试验组的86.6%,差异有統计学意义(字2=10.601 0,P<0.05)。结论:当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不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还具有良好的功能恢复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59-02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主要是由机器致伤、高处坠落或车祸等原因所引发,属于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伴有长段骨缺损或神经血管损伤等疾病,使其呈现伤情严重和复杂的特点,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则会造成致残率的不断提高[1]。通常情况下,在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术等方法的应用比较常见,且具有一定治疗效果[2]。对此,本文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进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后,研究发现此方法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90例,入选标准:患者病历资料比较完整;无手术禁忌证;无外伤史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43.5±2.5)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43.0±2.0)岁。在90例患者中,21例患者为双侧骨折,69例患者为单侧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进行术前常规检查,麻醉方法选择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并采取逐层深入的方式,对患者进全面彻底清创[3]。对照组患者以外固定术治疗为主,具体方法包括:通过外固定架进钉点的选择,对骨折远端、近端的正常皮肤予以进针点的明确,在钻孔之后选择螺纹骨针(4枚)进行依次旋入,其中螺纹骨针的选择需要保证其长度相同,当穿入侧骨皮质即可,最后在直观状态下进行患者骨折复位处理[4-5]。

试验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其主要采取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包括:当患者创口完全闭合后,将引流管进行置入,针对无法闭合的患者,应保证伤口敞开[6]。然后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首先利用浓度为75%酒精进行创面周边皮肤的清洁,使其保持清洁状态,同时利用生物型半透薄膜予以覆盖,保证创面的密闭,从而呈现良好负压吸引的状态[7]。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患者进行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疗效判定标准:无效分数为39分以下;显效分数为40~69分;有效分数为70~100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主要包括针道感染与创口感染。术后恢复情况分为差、中、良、优四个标准,差: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中:治疗较为理想,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在予以相应处理得到好转;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且并发症较轻,各项症状消失,且临床指标恢复正常;优:患者临床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显著,各项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手术疗效、并发症、恢复情况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疗效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

试验组手术后恢复优良率86.6%,高于对照组的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由于胫腓骨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前内侧并无肌肉,仅由皮肤、筋膜所覆盖,如果发生高能量外伤情况,往往会造成胫骨开放性骨折,通常会采取清创的方法,以实现对坏死组织的全面清除,但因为组织水肿的原因,使其伤口很难缝合[8]。在传统治疗中,主要是在清创之后展开创面,同时予以外固定处理,该方法除了会增加患者感染率之外,还会延长其住院时间,从而对患者带来较大麻烦并造成痛苦[9-10]。近年来,伴随显微外科、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保肢治疗率得到显著提高,使患者致残率得到明显控制。与此同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还与创面血流量密切相关,通过该项治疗手段的应用,促使坏死组织、毒素得到明显消除,在加快毛细血管新生速度的基础上,还会降低细菌数量,确保患者伤口可以早日愈合[11]。

相关研究显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加强白细胞活性、吞噬功能,有助于感染创面的早日恢复[12]。本文予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时,分别进行外固定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通过对两种方案的分析发现,其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均得到明显改善,选择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时,总有效率高于外固定术治疗患者,使其呈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分析发现,此项技术和创面的血流量、组织水肿、创面愈合等方面存在直接联系[13-17]。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针道感染和创口感染患者概率较低;试验组患者手术后恢复优良率86.6%,高于对照组的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具有良好的功能恢复效果,在临床治疗中,该项技术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娆.外固定支架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围术期临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2):85-86.

[2]姚俊娜,杜志军,赵祚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组织瓣移植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3,9(3):155-157.

[3]梁羽,屠重棋,石锐,等.外固定架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芦山地震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8):686-690.

[4]吴义刚,张炜,赵龙,等.外固定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急诊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2):231-233.

[5]韦文军,蒋礼源,郑小春,等.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 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65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2):43-45.

[6]营霞,陈淑芳,严茹君,等.康复护理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97-1299.

[7]史满玉,李连涌,李昭铸,等.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固定支架在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型治疗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6,50(4):350-353.

[8]杨寅,张延平,梁晨,等.脉冲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6,4(2):76-79.

[9]卢陈勇,杨毅,李珏东.外固定支架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4):51-53.

[10]黄易燊.负压引流技术辅助胫腓骨三度开放性骨折一期清创内固定术的疗效[J].广州医药,2013,44(1):8-9.

[11]慕长萍.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22-1724.

[12]王志慧.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120-121.

[13]杨瑞增,张文明.负压封閉引流加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J].临床骨科杂志 , 2011 , 14 (3) :289-290.

[14]阮世强,邓江,王世强,等.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引流封闭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体会[J].吉林医学》, 2013 , 34 (12) :2305-2306.

[15]贺双军,王树金,孔丹辉,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24) :3664-3665.

[16]王华,段杨 ,俞哲平,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 , 2012 , 17 (4) :518-519.

[17]杨家福,袁毅,马川,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40例GustiloⅢB、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 2012 , 41 (13) :1314-1315.

(收稿日期:2017-09-22)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